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儿子失业了,一直不肯出去找工作,整天赖在家里玩游戏。
夫妻俩收入并不高,供孩子读完大学已是不易,本以为孩子毕业后可以接过父母的重担,改写家族命运,现在看到他这副浑浑噩噩的样子,简直伤透了心,问我该如何是好。
改变现状,过上理想生活,也就是“圈层突破”,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就算自己做不到,也希望孩子可以做到。
可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带着美好的愿望,重复着过往的日子,日复一日。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要做某件重要的事,却偏偏不去做呢?
相反,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明知道不该去做,却乐此不疲,甚至上瘾呢?
就像明明知道该锻炼身体,却从不行动,任由身体肥胖、血脂升高;
明明知道该早睡早起,却每晚抱着手机刷到深夜,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上班;
明明知道该提升自己,积极上进,却依然每天重复着过往的生活,任由自己把一生活成了一天……
一边告诫自己“我要改变,我要改变”,一边却得过且过。
这就是拖延!关于如何治好拖延症,已经有太多人给出了“药方”。
人们渴望改变拖延的症状,然而,很多人只停留在“渴望改变”的层面,真到要去付诸行动,一句“我做不到”,任何药方都无能为力。
难怪有人把“拖延”定义为“21世纪的都市瘟疫”。
被誉为中国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知”“行”本合一,知而不行,只因未知。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很多时候,我们知而不行是因为我们了解得并不全面。
当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更多实相时,拖延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以为暂时不做某件事也是拖延。
但“拖延”并不是“推迟”,推迟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把某件事情暂时延后,当完成紧要的事情后,再继续完成延后的事情。
事分缓急、轻重,这是一种正常的人类行为。
可拖延不一样,一些明明重要的事情,当下不去做,却把时间花在一些不太重要,甚至是无聊的事情上。
被拖延的事情一旦放下,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拿起来。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原本可以过得更好,可惜,美好的生活往往就这样被拖延症拖垮了。
人有两种与生俱来的情绪,一种是“爱”,一种是“恐惧”。
恐惧是为了确保人类生存的需要而设置的,面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
为了确保自己生存的安全,人们会设置种种屏障。
只是这些屏障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限制了人生的许多可能。
王阳明说,“知”“行”本合一,当你真正“知”了,自然就会去“行”。
当你看清楚这个实相——是你在通过“拖延”这种行动让自己一直生活在现有的状态中,是你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时,你就会开始觉察到自己的低自我价值,并且不再认同“我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个信念,你自然会有所行动,去改变、去追求变得更好。
当你开始行动时,你需要面对自己的恐惧,因为前半生你已习惯了窝在一个角落里享受安全了。
只要你认为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穿越恐惧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面对恐惧,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我这样做了,会发生什么?最坏的情况是什么?这个最坏的结果我能接受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再继续问:
“如果最坏的结果我无法接受,为了避免它发生,我现在可以做什么呢?”
“最坏事情发生的概率究竟是多少?”
当你这样问自己时,你会发现,糟糕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其实并不高,也许只有不到1%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你内心的那颗定时炸弹,被引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于是你会会心一笑,整个人一下子轻松起来。
穿越恐惧很重要,因为你能穿越恐惧,就能突破拖延;突破拖延,你人生的境界就又上了一层楼,自我的世界就变得更大,人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宽广,当然,前提是,你认为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