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觉得,印象深刻的记忆都带有痛苦的属性。因为回望过去,快乐 鲜明的记忆实在少之又少,哪怕是在最容易开心的小时候……
闭上眼努力回想,慢慢浮现的,似漆黑的夜里浮现出微弱烛光,这些小小的亮点,是某种感觉,类似懵懂 心伤 又似广袤 厚重……
如果说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因怎样书写而变得可能无限,那父母 亲人的影响,一定是画出底色的关键一笔,事关人的认知和去向……
1.家庭
现在想想,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与怎样的父母结这一生的缘分,决定了好多事,所以从父母家人说起吧……
爷爷是一位清瘦的老人,话很少,虽沉默寡言却说话掷地有声。因为他去世的早,大约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当时那么小的年龄,我还不能独立感受一个人的核心特质。
用母亲话说,爷爷是个明白人,很勤快,生活中重做事而少说话,并且是一位守得住自己长辈身份和分寸的老人。总之,母亲提起我爷爷,从未有半个“不”字,极尽认可与尊重,我相信,能给一个儿媳妇这样评价的老人,他值得敬重。
奶奶去世晚,所以,我对她的记忆更多一些。让我首先想起的是她裹起的小脚:整个脚上只有一个正常的大拇指,其他四个,则卧断压在脚底,看起来很残忍;那时候,不止奶奶,村里所有奶奶辈的女人,都是小脚。她们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稍上年纪便柱起了拐杖,辅助因裹脚而带来的行动不便;
印象鲜明的,还有奶奶将头发绾成的籫,这一特点,也是村里老人统一的装扮,因为小脚和绾籫是那个时代赋予女人的形象要求。只是,奶奶较别的老人,脚和籫更大一些,这让她看起来有点笨拙;再有第三个标志,也是那个年代的特色装束:大襟褂子 大裆裤加扎腿带。
于是,某个清晨,花白头发的奶奶绾起她的头发,依次穿上她的青色大襟褂.松阔的大裆裤,最后在脚腕裤脚处一层一层的束上扎腿带,收尾掖紧……加上记忆里她脸部下垂的肌肉,她的形象立体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她给我的印象是很少笑,态度混浊。她好吃:记忆中我四个出嫁的姑姑回娘家看望奶奶时带的“好东西”,都被奶奶锁在一个“手箱”里,基本不与我和哥哥分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对奶奶“手箱”里的好东西垂涎欲滴,我和哥哥总是盘踞在她的炕前,跟奶奶有意无意的说着话,眼睛却不曾离开过她的“手箱”,伴着唾沫下咽……
即使我们这样眼馋,奶奶也不舍得分,多数自己独享;即使后来她的生命进入到了生病卧床的阶段,大小便已经需要靠后辈人帮忙才能解决的时候,她也不舍自己的嘴缺着,能吃的 不能吃的都照吃不误,以至于还为了某些吃的事情,闹出了好多故事,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总之,吃,是奶奶标志性的需求。奶奶不太顾忌作为一个长者与她人相处的分寸和姿态,没有什么讲究,是近乎一个女人本能线上的状态体现。
能够想到,在物质极尽匮乏的年代,填饱肚子可以是一种追求,尤其对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而言。所以,现在的我能够理解她。
后来接触心理学,知道了马斯洛的需求分五个层次:第一层需求便是生理需求,所以那个年代, 一个老太太呈现对吃的强烈欲望也就能够合理解释了……
我母亲也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中年妇女,为了我们的小家,为了孕育我和哥哥,她除了付出体力劳动兑换吃穿花用,其实也很想得到公婆的理解和支援,至轻不济是希望奶奶对我们能有所关照和看护,但我奶奶没有。因为在她的信条里,吃饱 睡足是她的毕生追求,其他的恕她力不从心,也无力顾及……
所以母亲经常说,爷爷的勤快和克制与奶奶的不讲究,道尽了天下夫妻都互补的真相,只是母亲略显惋惜,她觉得:奶奶在一定程度上把爷爷的品下拉了一截,当然,她更多的把这理解为命运的无奈:摊上了,没办法……
谁又不是呢?无论选择了什么样的伴侣,都得尽一人之力去极尽弥补!这种坚忍与克制,不是对家庭的贡献和对婚姻的诚意吗?
毕竟,创造一个家,让家稳固 温暖 兼顾子孙后代,一直做加法的传承下去,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和使命……
而我父亲,我爷爷奶奶最小的儿子,他上有一兄四姐,除了兼容了他父母的基因和双重性格特质,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是被照顾和宠爱的那个。所以,父亲的一生等于重写了存在于爷爷身上的遗憾:体现在婚姻上,她娶到了勤劳 能干 明事理又孝顺的妻子;在性格特质上,他身上有奶奶的局限,主观创造的意识略差;性格成因上,姐姐们照顾的多,习惯被动接受。对于母亲,她不是体贴的 能照顾伴侣的那个人;所有这些因素的叠加,注定了母亲在我们的家庭中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母亲有两个哥哥 一个姐姐 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共兄妹六个,她在中间。我们当地有句古话,用来总结因出生先后而带来的性格区别:“大的娇,小的惯,苦就苦了当中间”,这句话里蕴涵着真理: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老大被满足和推崇的最多,较为自我;老小被宠爱的最多,不太顾及她人;而中间的这位,通常想的多,做的多,承单 承受 的多,尽管身体上苦一些,人格却也因此而较为完善。母亲身上就呈现了这些特点:担当 有魄力。
她遗传了姥姥的善良 要强 能干和手巧,姥爷的相貌和温厚;还有,因为年代的原因,生活和家庭格局的原因,导致了她在生活中承担的多,加之父亲并不体恤,她读书又少,所以,对于内心挤压的很多情绪,她缺乏排解和自我开导的方法。这使得她的大半生,有很多的郁闷和不快;包括我提到的,她和父亲的矛盾,也多半这些原因所致;而我母亲对她原生家庭的重写,多半在于跳出姥姥和姥爷的矛盾模式,希望自己有别于姥姥而能在新生家庭得到认可和尊重。正因为如此,她足够努力却少有自我。而没有自我是众多矛盾的根源,尤其女性……
2.家庭记事
梳理了人物,关于父亲的记事也慢慢浮出记忆……
只能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看,父亲不善劳动,真就有一份教师的工作降临于他。
而因为他教师的身份,我满心自豪;也是因为他教师的身份,让我有时候想要摆脱……
也许你知道,旧时的老师都写的一手毛笔字,父亲也不例外。记得每年春节,从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父亲便和另外几位“伯伯”摆阵“村委办公室”,支上桌椅凳子,摆上笔墨纸砚,为村里的乡亲写写对联,这是由村委例行组织的,旨在福利村民,增进情感。
那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热闹 温暖 和睦 喜庆……
村里的叔 伯 大爷 爷爷 奶奶,拿着从家里带来的留白红色对联,喜滋滋的来到父亲面前,客气 敬重,父亲则报以谦逊 礼貌,一来一往间,气氛升华 温暖走心 热闹非凡……
写对联需要一个帮手,助父亲压住对联的上头,铺平,以便她能够全心身的思考和书写,写完以后,再把对联平端于门口的地上,让笔墨尽快吸收 晾干……然后再分门别类的收起:街门上贴的 午门上贴的 房门上贴的 粮仓上贴的 衣橱柜子上贴的 猪圈上贴的,一类卷成一卷儿,用红绳系住,不能混淆错乱,以方便“主家”回去分贴……
而我,就是父亲的小帮手。父亲 母亲总说我机灵通透,有眼力见儿,能掌握其中的火候和力道。于是,每年,我都有幸在乡亲邻居的赞许目光中得意的做父亲的小跟班儿……
每每那样的时光,都让我充分体会被认可 被尊重的滋味,并充分感知到人与人之间信任和睦与互助的美好!时至今日,我都还觉得,我善于感受的特点,多半得益于那样一段经历吧……
那个年代的老师异常受人敬重,为人师表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还有品行和操守,甚至还担任孩子的“医生”,调皮捣蛋 品行偏离的孩子也多由老师负责提供指导和思路,进行修正和“改造”。而那时的父母们对老师很是放心,会把孩子全权交由老师,从不像现在这般娇纵和袒护孩子。我经常听到学生家长在街上遇到父亲,除了问候,谈到孩子的时候,不同的父母说着相同的话:哥,孩子在学校怎么样?不听话就揍,你看着理束……
而父亲,多是当场给予家长对孩子的客观评价和教育方向,从不含糊于每位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问询……
农村的人情味儿是我到现在依然留恋和时常回忆的。记得那时候,每年我们村里都会考出几个大学生,而且考取的大学都还是不错的院校,类似重点大学。每年的高考结束后,我们全村似乎进入了一种仪式感中,期待 神秘 向往……
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从自己父母嘴里知道了今年谁家谁家的孩子考大学,谁家谁家的孩子大有希望,谁家谁家的孩子可能不理想,并嘱咐碰到其家人,说话啦呱一定要注意云云,于是在孩子们的穿梭传递中,大家把期待揭榜的气氛推向高潮……
这样的氛围让我产生了一种恍若全村是一家的错觉:和睦 纯粹 充满希望……
除了每年高考成绩的揭晓让全村人期待,让父亲兴奋,让我感到自豪的,是一届一届外出求学或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回村后对父亲的探望。
大学生在我们村属于高端 稀缺人才,极尽荣耀,加上考出去的大学生又是大人们嘴里教育自家孩子经常提到的榜样,作为小孩子的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自然是仰望加渺小,这样的人对我们而言是稀缺 崇拜 只能远远观望的角色……
可就是这样的“精英”却有机会出现在我们家,而且是以拜访者的姿态来到我家看我父亲。可想而知,我的那种自豪感,在小伙伴的面前,似乎我也高人一等了……
总是看到父亲的某个学生,尽管走出村镇,走向了外面的大都市,却毕恭毕敬的坐在我们家的那条方凳上,坐在我父亲面前,轻声细语的跟父亲交流着走出去的经历和心得,每每这样的场景,我感觉父亲不止是我自己的父亲,和来访者也宛若父子,他俩的形象相互映衬,显得长幼有序,温暖默契……
也还记得,有次父亲身体有恙,有几天的时间不能到学校上课,需要在家卧床休息。于是在某个周末的早上,当我从外面没心没肺的溜达回来,居然看到满屋子的学生站在父亲的炕前,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个头参差不齐,更有一个个子偏小的女同学怀里抱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竟然还卧着几枚鸡蛋……
那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灵活 ,说话滔滔不绝,整个屋子动静不多,只记得有一个年龄稍大点的哥哥在模仿大人一般问候父亲的身体状况……
现在记起那场景,还觉震撼和动容:一群小学生,怀着朴素 真挚的感情,以略带笨拙 青涩的方式,在自己还不懂人情世故的年纪,质朴的表达着对自己父母以外,这个他们心里最重要的老师的关心。
也许,在那个年代,老师于学生 于家长而言,都不仅仅只是教书,而是深含育人以及把闭塞村庄的孩子引向人生更高处的厚重和希冀吧……
总之,那时候的人都是质朴的,言行举止都是发自人向善的本真,做事没有什么技巧,却一举一动直达内心,真正的用心表达。那是我对情感最初 最真 最深刻的认识和记忆。但后来自己走出了村庄以后,却再没有遇到过那样一群人和那样质朴无华的感情了……
作为一个老师的孩子,我有着普通孩子体会不到的这种小小特殊和自豪,自然也有烦恼……
在我的脑海里,父亲教育我似乎与对他的学生不同,我印象中他对学生是温和的;对我则不然,很生硬,说教并总是以反问的方式毫不留情的将我身上的问题引向哲学般看不见答案的思考中……
我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我希望有事说事,有问题直接指出,而不是将一个现象提出来再让我自己剖析,我最初觉得这样挺隐晦 折磨人 太浪费脑细胞……
但冥冥中又很想探究清楚父亲究竟要把我导向何处……
直到现在,我已经习惯透过表象看事情的本质,习惯思考和琢磨,习惯对任何事都探究个子丑寅卯,一定是因为小时候那段经历,与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除了这些,我还得背负“老师的孩子学习好”的错误定位,因为小学三年级之后,我的学习越来越差,走在外面,我越来越担不起父亲的希冀,和别人的这种想当然……
我也很想努力,但事实似乎越来越糟,直到遭遇那样一次“滑铁卢”:父亲是老师,自然其他老师也对我的学习格外关注,也许有父亲的授意,这我不得而知。
有那么一个阶段,当我的数学成绩开始下滑,老师对我的提问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回答不上来的次数越来越多,数学老师开始上手了:他拿着当时上课用的教鞭,一根笔直的小竹竿,开始问候我了……
老师严厉的态度,加上教鞭越来越频繁的问候:从点我作业本上的错题,到打我的手腕,再到打屁股,打小腿……老师依次表达的意思是:怎么又做错了?让你粗心!还是不会!让你一次次记不住……
就这样,我对学习的热情急转直下,从积极到恐惧:永远记得,那时课程表的安排总是第一节语文课,第二节课数学课。当我高高兴兴的在课间跳绳或追逐打闹时,会忽然意识到第二节是数学课,情绪就开始反转,直到上课玲响,我的心也慌到极点,腿肚子开始打哆嗦……
所以,这是我对于“老师的孩子”最糟糕的体会,也是伴随我整个小学的烦恼……我甚至觉得,如果我没有得到这种“特殊关照”,或许我的学习还有转机……
就这样,我的小时候伴随着父亲带来的关注 自豪和烦恼,开始了对自然界人 事 物 情的探索 感受和认知……
3.父母爱情
我始终觉得,我的父母之间没有爱情,她们,更像“战友”!
一来,他们走到一起是为了凑成一个家,组成世俗意义的家庭,共同孝敬父母,繁衍生息;二来,他们的生活中真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战争,父母除了是协作伙伴,真的更像战友。
我开篇说过,痛苦的记忆是深刻的。这么多年,经历的事情不计其数,酸甜苦辣,啥味都有,但是因父母的矛盾带给我的记忆却一直萦绕脑海,不曾忘记……
在我小时候,并不懂得她们的矛盾究竟是因为家庭的艰辛,经济的拮据,还是因为她们性格的原因,我经历的,就是通常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就莫名遭遇到父母吵架的暴风骤雨……
我只知道,随着她们从动嘴递进到动手,我从嚎啕大哭到恐惧颤抖,邻居的婶子大娘便闻声赶来,劝架 拉开 隔离彼此。我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类似的经历中,慢慢感受到天空变暗的阴霾 无奈和恐惧……
我无法对这一切做出解释,小小的我能做的只是祈祷,在他们因某个话题逐渐凝重的气氛中敏感,警惕,并试图用微小的心力努力调节。但通常,我做的任何举措,对于改善她们的矛盾起不到任何作用。我就那样一点点感受并认命于一个人的渺小……
当没有人在乎你的感受,当没有人愿意看到你的敏感和恐惧,当你自己还是一个孩子,没有能力自救的时候,那个内在可怜的“自我”就慢慢分崩离析了……
所以,每段不幸婚姻中的孩子,最为欠缺的就是“没机会学着如何去爱”,这为我以后进入婚姻埋下了一个巨大的“梗”……
所以后来,我做了太多关于父母性格的解读,试图通过我的脑袋,还原一个正常婚姻的版本。我实在搞不懂,在外人眼里懂理 温和的父母为何似敌人对待彼此……
父母的婚姻,原本应该是孩子的榜样;而我父母的婚姻,却让我看到了关系和人性的复杂; 她们没有教给我婚姻的智慧,却给我留下了数不清的伤害和错综复杂的命题……
4.村庄记忆
后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接触的人 经历的事以及你的生活环境。所以,我的骨子里,除了有父母的基因和性格特点,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我们那个村庄对我也起了一些基础的影响。
还记得我小时候,村前有个湾,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湾里有鱼 有草,似乎还有荷花。当然,最令我们开心的,这是我们的游泳池。里面的水应该不是很深,村里男的小伙伴基本都下过这个湾,大人们忙于农活,不能亲力亲为的看管孩子,大热的天,能去下湾洗澡,再来几个狗刨,是最快乐不过的事儿了……
这是我心底最为自由的记忆了,无拘无束,快乐的没心没肺 淋漓尽致……
后来的无数日子,无论去什么样的场合,无论多么投入 无论与什么样的玩伴在一起,都再没有重现过那样的场景和感受。正所谓:好的时光,一去不返………
如果说儿时的水塘带给我的是对“自由”的“初识”;那有一种人,他的存在让我对“家长”的能力和家族的“传承”有了初步的了解……
村里总有那么几户人家,为数不多,却格外受人尊敬。他们共同特点的体现是人丁兴旺 全家和睦 家业繁荣 长幼有序 ,子孙后代均对长辈恭敬孝顺,作为这样的家庭,一定有一位威严却不失温和的“家长”,暂且称之为“老人家”吧!
在我懵懂的小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我说不上“老人家”哪里厉害,但我识得这种气息,现在想来,应该是人的气场或人格魅力……
我总是想,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面对众多家庭成员水平的参差不齐,性格各异,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力 准则和要求才能统领好这么大个家庭?让所有人都满意,使所有人都极尽个人所能的维护家庭荣誉和核心利益,克服自私 互相关心和帮助……
我在心里做了很多种解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设想“老人家”的治家秘籍,但是,似乎每一种我能想到的方案都不足以解决一个家庭面临的人口众多的复杂性。后来慢慢的,我隐约找到一个方向,类似于“家庭文化”的范畴……
当然,因为年龄的原因,“家庭文化”这个概念对当时的我而言,只是一个雏形,一种指向家庭氛围的方向感。即使在当时,我对这种理解非常朦胧 非常抽象,但为我后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家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铺垫……
现在想想,关于记忆中的“水塘”和“老人家”,是村庄带给我的标志性“文化”,无论是因为我的敏感,还是说,这的确是我们村的特色,他们的存在,都一定程度上为我后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铺垫了基础……
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经历中,看似不相关的某些片段,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点集结,助你形成后来的认知和价值观。
所以,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梳理小时候经历的人 事 物,我便更加了解了我自己……
致敬小时候――尘世熙熙攘攘,功名利禄流转,唯经历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