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从普通的文本信息,到语音信息,再到公众号,微信实现了聊天工具的手机化,完美的占领了人们的手机。过程中,我们有缘结交了吴晓波频道,伴随着它的不断试验和发展,让我,这个财经的门外汉有了一个很好地导师。下面总结吴晓波频道给我的启发,总结自己的收获。
在2015年的10月份,吴晓波的公众号粉丝达到100万人,这里面60%位男性,60%为80后,60%为沿海地区人群。其中就包括我啦!对于迷茫的80后的我,吴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价值观的解释:
1、认可商业之美:认为商业的研究、观察、实践是有价值的,对呀,为此,专门读了吴老师喜欢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对商业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股市,参加线下活动对商业有了更好的认识,通过不断地思考,我认可商业是美的。
2、崇尚自我奋斗:我生在传统的家庭,那种追求稳定工作的想法一直在脑海中环绕,不过通过不断地学西和反省,我只能把握的是我自己,不在是那个信仰政府、利益集团的人,不断地追求发现真正的自己,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3、乐意奉献共享:经过父母的“别人家的孩子”的深深影响,在不断比较中失去了自我;在不断考试竞争中忘记了共享这种宝贵的精神,那是一种迷失和孤独。在孤独和迷茫中不会忘记希望之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磨练,反省中发现,乐于奉献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勇于共享,更能让自己会心一笑。将自己的生命宽度扩展,是人生的必修课。
4、拒接屌丝文化:我们可以用屌丝这种阿Q精神自嘲,但是我们拒绝当屌丝,要勇于面对自己,不断地努力,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同样纷饶。
在这100万的粉丝中,发现了自己的圈层,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让我倍感温馨,让我更好的发现自己,而不再是乌合之众。
下面是吴晓波频道的运营的思考。让我产生很多的联想,作为一名工科生,喜欢创新的东西,有点瞧不起运营,但是吴晓波频道的运营给我这个狭隘的思想上了一堂生动大课,由于伴随吴晓波频道从呱呱坠地,一直成长到现在,无数的细节和经历,让我不得不改变观念,不得不随之成长。
从简单 的视频中插入广告,到公众号的文本广告。和传统的商业中的运营没有相似其实这个也是我比较不喜欢的,插播广告,不过吴老师将文本和广告区分开来,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下面这个的思考,就是电商属性是我欣赏的地方。
用互联网的方法做起了企业培训,从《避免败局》的小班试验,再到千人大课的成功举办。无不让人震撼,成功的干掉了传统腐朽的企业培训行业。让人感叹互联网的力量。到底什么是互联网的方法?吴老师有着大数据的分析坚实的基础,准确定位用户人群;有个对情怀的坚持,坚持45分钟课程形式,一定要让受众有所收获;不走免费路线的反逻辑,选择收费上课的模式,让有价值的东西体现它一次性的价值。可以做到有市场、有质量、有情怀、有运营的互联网的方法,它的未来充满想象。
面对强大的粉丝团体,不买点东西真是浪费!吴老师的尝试不管是《腾讯传》的预售,还是吴酒的直销,还有美好的店的发展等等。都与吴晓波频道有着强关联的属性,这样能和粉丝有一个很好地交互互动。希望这个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不是盲目的消费粉丝!!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城市的书友会的实践,让我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到了“组织”,可以一起读书,可以分享经历,每个不同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异常纷饶。在这里,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精神上或者物质上有所收获。如果只是因为兴趣、价值观的社区,随着时间会停滞不前,我们要有不断地其他的尝试,如旅行大组、理财大组、电影大组这些不断地尝试。就像新生长出来的芽,但它们都是自结构的,它们的成功或者失败靠的是他们里面的每个人共同决定的,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它的命运吧,让人想到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精神。给我在我们这种小城市办书友会更大的启发:要让它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用心陪伴着它。
在市场经济中,我们要更好的理解商品属性,假如把自己当做一个商品,我们有什么价值?你很有思想,但是不会包装,没有丰富它的实践,它没有价值;你只读书,接受未外面的知识,没有思考,没有个性化,他没有价值。把自己当做商品,让它的价值达到体现,赶紧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