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90后小妹问我:“姐,为什么朋友圈里有些人,他们一发朋友圈,我只要看见,就立马秒赞,可是,到头来我发现往往就是这些人,从来不为我点过赞哎。”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你屡屡为对方点赞,而对方却无动于衷,无非大致有下面几种原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和你并不是一类人,至少对方这么认为
很明显,虽然你为他点赞无数,可他毫无感谢之意,(毕竟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礼尚往来很应当),那说明他认为你们不同类,无论你是发的是多么新颖有趣的近况或石破天惊的新闻,对方引不起兴趣,甚至完全不屑你的那些信息,你们的观点不一致,产生不了共鸣。直白了说,就是价值观不同,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要不,哪怕偶尔手滑了也会为你点个赞吧,手滑还至少说明对方还是有翻阅过你的信息的。所以,你们不同类,至少对方是这么认为的。
Level不同,他和你并不是一个层次的
玩朋友圈的朋友们都心知,我为什么会点赞,是因为有时候除了卖个所谓的人情,最主要的一点是对方的信息能引起你的关注,A关注的是投资理财经商,B关注的是美容保健养生,C关注的是世界时政财经,D关注的是历史文学艺术,D关注的是吃喝玩乐旅游新知;有些朋友追崇高大上,仰望着贵族圈,拼了命往上流社会挤;有些朋友追崇热点新知,力争与高科高新接轨;有些人朋友崇尚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有些朋友满足于矮穷矬,失意时还不忘自嘲一番!层次高低不一,现在的朋友圈遍盖多辽阔啊,近则亲朋好友,远则路人甲乙或是他乡异国者,横看都是日日打照面的,纵看却是远在天边的。那层次,可是错落有致,高低不一啊,都一一列入你的朋友范围,那就别怪水平参差不齐了!
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压根就和你不熟
QQ,微博,微信等都是社交网络软件,自从应用了这些软件以后,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似乎拉近了距离,方便了联系。可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互动的频率还是与你们的''关系度''密切相关。朋友圈的范畴可分为许多种,知心的,可以无所不谈是一类朋友;关系普通日常联系不多的二类朋友;第三类是泛泛之交,萍水相逢,日常几乎没有交集的朋友。如果,你们的关系压根就不熟,虽然双方彼此加了朋友圈,可对方几乎连你长相都想不起来的人,他又谈何对你长期关注呢?
对方并没有把你当朋友,加你的朋友圈纯属表面应酬
在这个速食面的年代,城市的主力军已经从6070后慢慢过渡到8090后了,连00后的小鲜肉也开始小荷初露尖尖角了。另外,城市的生活节奏逐日加快,信息浪潮的更迭自是目不暇接,只要几天不上网,稍不留意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彼此交往的初衷已经不是为了多个知音,而是为了你的信息你的网络能否为我带来便利。(个人观点,且勿随便对号入座)久而久之,你若是没有丰厚的社交资源,又或者广阔的人脉,自然,对方也不会把你长期列入朋友范畴了,或许你早已被对方屏蔽或者删除。不要觉得委屈,试想,你又何尝不曾如此对待过某些人呢!
台面是朋友,实则劲敌,对手,羡慕嫉妒恨者云云
这个世界总有那20%的人,见到你会莫名其妙地喜欢你,也总有20%的人,会莫名奇妙地讨厌你。喜欢你的人无论你做了什么,在他看来都是可以欣赏或者是理解的,不喜欢你的人,哪怕是你的一个善举,也会被他看作是做作或厌恶的。更有一些羡慕嫉妒恨者,你越是过得多姿多彩,他越是深恶痛恨。世界万物,无奇不有,社会上总会有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人,我们可以不认同理解,但需要接受。只有内心接受,承认世界万物的深奥与奇异,你才能有辽阔的视野和宽敞的胸怀 ,你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他人,最终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并爱你自己。
你的点赞看起来是增进人际关系,博得对方好感的一种人际交往的手段,短期内,或许确实会有一点效果,特别是对于彼此不了解的朋友之间,起到一些促进友谊的作用。长远来看,要和对方取得真正友谊并互相信任的关系,点赞几乎起不到辅助作用。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内心之间的交流,思想之间的碰撞以及惺惺相惜相互欣赏和信任的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