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型师的梗是:无论我说什么,发型师永远听不懂。他们堪称世界上最无法沟通的人群,没有之一,还有人说的更是赤裸裸,说发型师总是卖卡,推荐染烫等诸多项目,有的实在叫人无法容忍。就像这图说的一样。没错,他就是不懂。所以对于剪新的发型,尤其是想剪个理想的短发,一直没有勇气交给不能懂我的发型师。直到我遇到了发型师安。
发型师安从上海来,现在与合伙人在深圳开了一家店,但是也不常来。能够认识他是因为前阵子同事换了发型比较成功,推荐了这个与同事同名的发型师,就这样开始了头发的故事。 第一次跟他沟通是在微信上,他说到了对美的理解:他说美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状态。沟通要充分的情况下才可以再说剪头发的事情,基于了解的设计才有灵性,而且发型不能脱离脸型身材和性格而凭着爱好就确定。这些话从发型师的口里说出来,实在是太叫我好奇了,而且得知他14年前到上海的第一批客人到现在也还是他的客人,这些都叫我更认定要去见他。
等待的时间似乎有点漫长,但还是到了,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深圳刚刚开始降温。他刚刚下飞机,还没有到店里,我就已经在那里等待他来了。
风尘仆仆,看到他并没有陌生感,简单的交谈后,安用他那个专业的佳能单反给我剪发前的状态留了个影儿。接下来了2个小时,就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洗头发的时候很安静,上午的美发店客人总不是很多,为了担心我会冷还特别盖了一条粉色的毯子,其实我很期待自己短发的样子,就开始想像。直到坐到镜子前,安开始和我说他的经历,当年他是学化工的毕业的,毕业后就去了当地的化工厂,可是他知道自己一点儿不喜欢那个工作。但是想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他跟他妈说:希望能听听音乐,然后跟女孩子聊聊天就能赚钱的工作,似乎现在真的如愿以偿了。这个时候背景音乐播放的是昨日重现。
第一次那么信任只见过一面的发型师,愿意把自己十年都没有变的长直发交给他的剪刀。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思路喊的很响的今天,用产品经理思路来包装自己形象的人似乎并不多。与安的第一次对话,他却给了我产品经理这样的启发。语言是沟通最有效的工具,但是不认识的时候不能逢人就说,但信息却可以从形象来传递,进一步的沟通才有了一个合理的开始。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慢慢的在变化,安告诉我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他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剪,他一直在找头发自己的感觉,头发该怎么剪要问主人,更要问头发自己,它自己有弧度出来,发现它本身有了美感,就没错了。
他发现我不爱和人有眼神上主动的交流,这么多年没有变发型也是自己整体状态的一个体现,是一直在和一股力量抗争,对自己不够自信和满意,甚至过得太沉没有叫自己里面的东西释放出来,安的感受力和洞察能力叫我吃惊也欣喜,懂人心的发型师才能剪出好发型。
安和我说,美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状态。头发的问题,工作的问题,情感的问题,甚至健康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和生活的问题。
我是个对外形很粗心的人,要把花在形象上时间精力来武装大脑才是一贯的原则,因为非要我在内在外在选一样的话我会选内在,可是我却忘了平衡的原则,失掉平衡自然会出问题,我开始陷入负循环,更不爱打扮自己,也更懒得打扮自己。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我们的身体感知到东西有时更准确,心会骗自己,身体却不会。上帝所造的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也都有天赋的特质,而我在外形上的粗心甚至是吝啬对待,已经是对自己身体的冷落,并没有真的好好爱自己。
人生的幸运有很多种,遇到一个懂你的发型师绝对算一种,安对我来说是上帝的礼物。剪好头发的那一刻背景音乐又回到了昨日重现,我莫名的想流眼泪,是被人懂得时的一种感动,也是看到镜子里那个没有见到过的自己出来的感动。安最后用镜头留下了那天的美,我也希望这美要持续下去。
感悟到剪发这个动作其实很特别,人自己会剪头发也无法给自己剪好,他也需要别人帮他剪,而这中间就必须要有沟通。而发型师之所以听不懂我们的话是因为他听不到我心里的话,一个好发型师需要先对他的客人有爱和关注,大概这才是剪好头发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