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去做》是《小强升职记》的作者邹鑫、邹小强老师的新书。2016年底,我在喜马拉雅app上购入小强老师的微课《小强升职记:带你六步制作可实现的年度计划》,从此开启了个人的学习成长;2017年践行一年,收获巨大。《只管去做》就是微课内容的纸质版、故事版,对于已经践行微课一年的我,相当于是一次复习,但依旧收获频丰;而小强老师一贯的讲故事思维:好学的小强与睿智的老付,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极佳,而引发的感悟却并不比微课少!
一、你有多少可支配时间?
制作年度计划时,老付让小强出了一道填空题:
实现年度目标所需时间是_____,一年中可支配时间为_______。
小强算出年度目标需用时823小时,而年度可支配时间仅728小时。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小强最终选择减少一些年度目标,以让计划更接地气。我想到的则是自己一直以来希望做到的早睡。这两年受知识付费浪潮卷席,为了学习成长,我选择了早起;一年多的践行,我深刻认识到早起的必要性与价值,也基本做到了早起,但并不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法确保早睡。没有稳定的早睡,很难带来持续的早起,时间的波动导致了节奏的凌乱,我的学习成长也有些断断续续。阅读过不少书籍,知道做事不宜贪多求全,少即是多;更明白要做精品,学习自己想要的、适合自己的。但实践中却常常事与愿违,被知识焦虑引导着,被大伽知识营销诱惑着;每每加入一个新的活动,总会耗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而这直接造成了我的迟睡。
仔细分析自己迟睡的因由以及睡前活动,总是不自觉地希望完成更多的事务,即便并不着急。有时是自己的学习,希望能多学点;有时是孩子的教育,希望能教给更多;有时则是临时加班,当日事务未完成而勉强自己做完再睡。
可支配时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提示: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时间的有限、定量供应意味着该有更好的统筹与规划。而这也是制定年度计划的缘由。2017年底,我同样制定了自己的今年年度计划;本月初在复盘一季度时进行了一次调整,而看完这本《只管去做》,结合自己近期新加入的活动,觉得又可以再梳理微调。周末五一节正是时候。
二、无聊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
一方面是可支配时间不足,但另一方面却是巨额的微信时间消耗。不信,打开你的苹果手机,查查电池用量,看看“过去24小时”与“过去7天”你的微信前台工作时间是几许?
我一般不怎么发朋友圈,所以也不怎么刷;微信公众号虽然订阅地多,但接收信息的也就那么常阅的几个;我以为我的微信时光当没有那么地多,却在查询的瞬间被打脸:24小时内1.7小时前台工作、7天里21.6小时前台工作。扣除睡眠的8小时,在清醒的时光里,每5小时中有1个小时在微信里;即便是最近的24小时,微信的使用量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这是一个让人惊叹地数据!我的微信时光,一般是等候里、餐后休息还有工作间隙,差不多的碎片化时光,我以为是抓紧了碎片时间,却是无意中虚度了那五分之一的光阴。
“没事就看微信”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动作。这是一种习惯回路:当我们无聊时,就暗示大脑产生“做点什么事情打发时间”的渴求;而拿起手机看微信就是惯常行为;看微信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就不无聊了,这是习惯回路中的奖赏。我们就这么养成了“无聊时看看微信”的习惯。
怎么办,可支配时间不足,却是习惯性地耗费微信时光?一如我的迟睡,到点了,大脑暗示还有待办事项,习惯性地再做一会,然后被完成事务的成就感所奖赏。睡眠时光一再推迟,次日起不来,或者起了却精神不佳、做事效率不高,然后恶性循环地完不成当日事务,继续迟睡完成。
因为“内心的渴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变强;越是拒绝,越会变强”,而“习惯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的”;书中的这一句引发的思考是:不做这些惯常的“看微信打发无聊时光”、“迟睡完成当日事务”,我们该做点什么才能同样地满足内心的渴求?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改看微信为听手机音乐,我约是做不到。但分析自己的微信时光,不怎么刷朋友圈并不等于不刷,不怎么看公众号也不等于不看,我能做得是:更进一步地精简查阅频次、聚焦精品阅读。
而另一方面,微信群才是我微信时光的大头!群很多,林林总总,可以分为工作群、同学群、孩子群、成长群四大类。前三者我一般不群聊,有事说事,只关注着相关信息,虽然占时,但因为必要也接受着。而成长群却是知识焦虑驱动着,参加不同的活动,需要了解不同的社群生存规则,前期时间耗量巨大,中途却是践行打卡需要关注,待活动结束又不愿退群;正如某大伽所言,这些社群尤其是付费社群,其门槛也意味着同频筛选。尽管还是退了些,但仍有舍不得退的;就如那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耗费的恰恰是自己最宝贵的注意力。偶尔社群里交流,引发兴致,多聊一会,以为是联机学习,带来一些感悟,认为是必要的时间支出,但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该如何在各大社群游刃有余?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无视那个信息小红点,只在需要时、闲暇里点开,不在有事务待办时查阅。还有对于经常动不动就@所有人的群主,确认自己在该群没有很多被@的必要,那就不做即时响应。
相对应的,我想到迟睡的替代动作是:将未完成事务纳入明日的待办清单,安排为明日的高优先级。响应这份需求,但并不第一时间完成。希望如此践行一番,将来的微信7天前台时长能缩减至10小时内,而也能渐渐地达成自己的早睡作息,促进稳定的早起。
三、你的时间用度平衡么?
小强老师使用九宫格来具象化年度目标,仿佛一个人:脚下踩着“健康、财务、社交”三大根基;左右手是“工作、生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头顶则是三种享受----“成长、体验、休闲”。
对照着看,我是明显地不均衡:注重身体健康,所以留出了早起运动的时光;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给了孩子晚间辅导;注重个人成长,所以安排出阅读、写作;随之配套还有亲子寒暑假旅游的休闲、成长社群的交流、必要的工作氛围、一点点的理财时间等;但其他更多的时间需求却是积压着没有浮出水面。短期内不均衡没问题,但随着时间积累、推进,慢慢地小事的压力就增大了。九宫格是一份年度目标、月度计划,更是一种时间的平衡,让我们拥有多维度的视角,平衡我们生命的方方面面。
九宫格之后,第二个时间工具当属“抬头看路”的甘特图莫属。甘特图给出了全年的项目进展监督,每月更新一次。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线”,那么有了甘特图,就将一年一次的deadline变更为每月一次。12条deadline,对于时间的掌控,无疑更是前进了一大步!
时间用度不平衡的人常常是捉襟见肘,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其中就有我!《只管去做》倡导要制定坚韧的计划,即给计划留些时间的富余度,更提倡“写下来”,不仅是写出任务分解动作,更要在“刺激与反应的空隙”间进行记录,以便让大脑忘记,从而更专注于手头事务,进而加强时间密度和效能。我亦深以为然。
《只管去做》的副标题是“让你迅速实现增值的目标管理术”,换句话说,其实这也是一本关于目标管理的书籍,小强老师更知名的时间管理书籍当是前一本《小强升职记》;而本文却只是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解读,所以更多地怎样制作年度计划并落地践行,强烈推荐阅读的你购书或购课后依样画瓢地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