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部小说,最大的感受是沉重。即使到最后几百字写出了中国胜利日本投降的结局,依旧感觉到万分的沉重。沉重到我对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畏惧,久久不能投入到一段新的阅读中去。
踏实勤奋的北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隐忍。再大的恨,再大的愤怒,都一并的忍下来,且先咽下这口气,最重要的是活着,为亲人,为自己,这让人又心疼又无奈。日本人无缘无故好多天不开城门,蔬菜粮食进不来,忍着;日本人勒令所有铺户不准关门,不给供货,倾销劣质商品,忍着;按人口发粮,不给老人和小孩,粮食还是难以下咽的“共和面”,忍着;小崔死了,祁天佑死了,钱老人的家人都死了,都先忍着。慢慢等,等着光明的到来。
冠晓荷、大赤包、祁瑞丰、胖菊子、蓝东阳,书中对他们的描写,让人恨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他们心中,没有什么民族国家的概念,没有什么同胞之情家族之义,只有地位和财富。对下属乡邻皆一副天下第一的得意与傲娇,对上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对所有日本人无论何种地位都毕恭毕敬,屈膝讨好。汉奸之所以为汉奸,也必定有其共同的特点的。
而高第,本来一个美若天仙的妙龄少女,却在大赤包的影响下走上一条不归路。爱上享乐,爱上被追捧被包围的满足感,于是终于身陷泥潭,做了特务,做了烟尘女子。与之相比,高第和尤桐芳则出淤泥而不染。曾为她们两人的不敢出逃而生气和遗憾,但幸好,她们终究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点自己的贡献。
野求、牛教授之流,虽然并不想,却还是做了汉奸,成为北平城里一些平凡的蛀虫。同是平凡人,瑞宣、长顺、小崔这些为家庭所累,没办法为国家做点什么的人,他们痛苦,他们纠结,他们郁郁不欢。这类人,让人同情又敬佩。
瑞全,新时代的新青年,有觉悟有胆量,他也犹豫,犹豫要不要离开。妈妈,不舍,大哥,不舍,爷爷,不舍,招弟,不舍,然而纵有许许多多的不舍,在他心里,国家的苦难还是比个人的感情重要的多。所有的不舍都舍了,逃出北平,战斗在整个中国,抛去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让自己变得像农民一样。八年磨练,这位当年的青涩男孩已然脱胎换骨了。
钱老人的苦难最让人悲痛啊,可是正是这苦难让他顽强刚毅,奋起战斗。原本是不问世事的诗人,活在自己的诗的世界里,饱暖都是次要的,只有诗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日本人来了,他开始忧国,于是支持他的小儿子出去抗日,再到后来,被邻居冠家出卖,无端入狱受刑,出狱之后,身体状况因受刑而变得极度恶劣,老伴和大儿子都不在了,只留下一个刚怀孕的儿媳妇。“报仇”,这两个字支撑着他慢慢康复,而后把儿媳妇托付给亲家公,舍弃所有,投入战斗。
八年抗战,对大部分北平人来说是八年忍辱负重。我开始明白,战争如何,普通人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甜也过,苦也过。即使四世同堂看着看着就要不复存在,祁老人还是要好好的活着。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还是要努力的,忍下所有的苦痛与不公平,活着。
抗战胜利后,小羊圈里的人原本准备找三号的日本人好好算一账,终究还是没有。也许这就是作者最想表达的吧,勤奋老实的北平人,到何时都是会忍的。
最后,即使抗战胜利了,也还是觉得无比的沉重,因为,受过的侮辱永远印在心上,熬过的苦难永远抹不去,死去的人再也回不来。小崔,天佑,钱家那些人,常二爷一家子,还有在胜利那天终究没能撑过去的妞子,那些千千万万的善良的人民,再也回不来了。
愿世界永无战争、压迫与欺凌。愿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平等。愿侵略与侮辱永远消失。愿国家永远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