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49,尽心章13-21-1》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今天是戊戌年丙辰月庚寅日,三月十三,2018年4月28日星期六。
本章由君子之欲,到君子之乐,直至君子之性。欲、乐、性,层层递进,痛快淋漓。性,是尽心知性的性,姑且简化理解为本质。
孟子说,广阔的疆土,众多的人民,这是君子想得到的,但是,就算得到治理如此超级大国的位置,却并不是他的快乐所在。
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君子为什么想要得到大国?第二,得到大国,为什么并不快乐?第三,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去得到大国呢?第四,那么,能带给他真正的快乐的,又是什么?
很明显,君子的快乐,不是外在加进来的。君子的快乐,来自内在的富足。这种快乐,恒定永存并且无息无止,这是君子的本质。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通常人们认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样,所以才有丰富多彩的世事万象。我们常把社会比做万花筒,就是缘于这样的感受。但是,孟子指出,从本质上讲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天下无不一之性"(张居正),世上存在着一种恒定永存并且无息无止的存在方式。这是君子才有的存在方式。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没看见过?因为你看不见。
为什么我看不见?因为你一直往外追索,没有向内观照。这是方法论层面上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之所以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断地被际遇带入和牵走,就是因为对本质悟不到看不透。悟不到本质是因为天理未全。此心未尽,所以此性未知。孟子称为尽心知性。
由此可知,君子是觉悟本质的人,是尽心知性的人。他的追求和他的志愿,独特而光辉。
首先,"广土众民,君子欲之",他追求超级大国,追求广阔幅员和众多人民,这一点和平常人没有丝毫区别。
区别在于目的。
君子的理想,其实现的方法是"得位行道",土地和人民,都是得位行道的资本。那么,为什么非要"广土众民"呢?小国寡民不也一样吗?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是君子必然的追求。"地广,则政教之所及者弘;民众,则德泽之所施者博"。小富即安和大富大贵能一样吗?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次,"所乐不存焉",君子追求超级事业,却不以此为乐,这是什么道理呢?
追求归追求,快乐归快乐,是不是人格分裂?不是。
不是分裂,而是包容。
分裂是各自独立,彼此对立,非此即彼;包容则是涵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就是说,超级事业,再超级,也有分殊,对此,君子只是追求而已,并不会将其设定为终极目标。
君子的思想疆域远大于此。君子之志,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后才会觉得快乐。
下一节学习:君子所乐者何?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二程跟着周濂溪先生求学,周子出了这个题目:孔颜之乐,所乐者何?孔子颜子一生过得都很快乐,他们乐在何处?据说,二程之学,因此启发而成。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