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母爱,向来如此伟大,为了富养孩子,不惜穷养自己。
可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尚可理解,“明明可以大家一起吃苹果,偏把自己的苹果省下来给孩子买奇异果”就有些不妥了。
富养孩子,并不是通过苛刻自己,给孩子超额的物质供给。而是在能力范围之内,调剂好家庭的收支,在此基础上给孩子最大的宽待。
更可悲的是,当一个女人放弃富养自己,失去对审美的要求时,她身上的光芒就会渐渐暗淡,失去被珍爱的资本。
风姐说,儿子越长大,她的心就越凉。
生孩子之后,风姐辞职做了主妇;孩子上幼儿园,她重返职场;工作刚做得风生水起,孩子读小学了,为了陪读,她换到收入低的清闲部门。
每天下班之后,她都会拒绝一切活动,准点回家辅导孩子作业。周末,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间,儿子想去哪玩,想玩什么,她都有求必应。
只要儿子醒着,凤姐就是一个24小时待机的保姆,随时准备处理儿子物质的需求和学习的难题。
孩子睡着之后,她才开始做家务,有时还需要加班,每天都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憔悴不堪。
为了陪孩子,她缩减休息时间,牺牲日常社交,还主动切断了自己职场的成长。虽说一切都是心甘情愿,却并不是甘之如饴。
她常常觉得自己的内心,有一股说不出的委屈,似乎生活亏欠了她什么。所以她总是不知不觉中,就长长地叹一口气。
妈妈的心情,往往决定一个家庭的气氛。因为她总是闷闷不乐,家里也常常是低气压,紧张又压抑。
而且,儿子越长大,对她的付出越不领情。似乎她的付出,变成了孩子的桎梏。
一天,十岁的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妈妈,和你在一起,我有一种呼吸不上来的感觉。我知道你很爱我,可你为我做的越多,我就越内疚。难道你除了关注我的学习,就没有别的事做吗?”
风姐这才发现,自己内心的委屈和戾气,都来源于对自己的穷养。为了陪伴孩子,她把自己榨干,不留一丝空间,所以总觉得被亏欠。
听了儿子的话,她开始参加公司、朋友的聚会,开始逛街、喝下午茶,还重拾起过去的摄影爱好。每天忙着看书,拍照片,修照片,有时还会和同城的摄友聚会,忙得不亦乐乎。
没有了她的照顾和管束,儿子常常需要自己搞定作业,有时还需要自己叫外卖吃。可是,儿子并没有因此放纵自己,相反,他表现得更好。
因为重拾爱好,恢复了学习和成长,风姐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脸上有了光彩,连走路都轻盈起来。
孩子开始主动与她亲近,丈夫看她的眼神里也多了欣赏。
当女人牺牲自我,精神上穷养自己时,只会自带贫瘠的气场。而这种气场,断然会渲染出一种逼仄的家庭氛围。
育儿即育己。唯有富养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充盈起来,孩子才能耳濡目染。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其核心必然是平衡。而一个家庭平衡的核心,就在于有一个善于富养自己的妈妈。
Annie是个职场妈妈,平常工作比较忙,孩子由老人带着。因为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公婆对此颇有微词。
可即使如此,她还是坚持,每个周六的上午,都只属于自己。或者独处,或者与朋友聚会聊天,或者去美容院、去上烘焙、瑜伽、插花的课程。
Annie十分清楚自己的状态:一周的繁重工作,足以掏空自己。如果勉强陪伴孩子,一定会带给孩子许多负面情绪。
因此,她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这半天的放松时间,疏解掉一周的压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在家庭成员中,Annie 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最少的,但是孩子最喜欢的人是妈妈。因为“妈妈香香的”、“妈妈很漂亮”、“妈妈很好玩”、“妈妈很爱我”。
对于 Annie 来说,那半天的独处,就是她的奢侈品,是她对自己最大程度的富养。
富养自己,是对自己的善待,也是对孩子的负责。唯有富养自己,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状态去富养孩子。
妈妈懂得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莫大的福气。
因为富养自己,是一种宝贵的家风。
妈妈富养自己,才能养出懂得富养自己的女儿,和懂得富养妻子的儿子。只有每个人都得到富养,一个家庭才能在精神上真正富起来。
富养自己,并不是说毫无节制地追求奢侈品,而是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尽可能地在物质上善待自己。同时,多读书、多旅行,提高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格局,营造美好的心情。
富养自己,是一种隆重的仪式感。精致的妆容里、美味的饭食里、独处的空间里、读书的时光里,都藏着你对自己的珍视。
请给予自己物质上的款待,也绝不中断精神上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