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文字是不是很眼熟?这一大类的转发已成功晋级为朋友圈必备内容。
统计了一下,2016年截止到5月下旬,自己报名的免费线上课程一共14节,其中听完的12节。
从千方百计找课程到如今免费的网课满地走。现在只要你想,一周7晚都可以上到课。不过,看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感觉如何?下面哪种感受戳中了你?
免费网课到底应该怎么听?
坦白说,上面的几种感受自己都有过,这里简单谈谈破法。
击破:有课就想报,报完却不听
1. 【明确学习目的】
一有课就想报名,要警惕自己是否进入了听课“上瘾”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是一种假象:
我报名 = 我追求进步 = 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好课程 ≠ 对自己有用。好比做了年计划却不执行,多数时候是因为内在动力不足。
明确学习目的,才会更有内在动力去听课。比如,参加某次的理财类网课学习,是为了搞清楚如何合理配置资产。而不是,先报名,如果有时间再去听。
如果确实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想听听看,这样的网课建议断舍离。没有完成的课程就像计划中的未完成项,积压多了是会质疑自己的。
2. 【正视自己的精力】
一有课就想报名的另一种假象是:听得多 = 掌握的多
认为自己迫切需要补充知识,所以大量报课。结果明明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被网课牢牢控制,心力交瘁,最终变成只报名不听课。
怎么破?先明确一下:
(1)现在信息泛滥,不需要焦虑知识错过了就不再来。
(2)听的多,不代表消化多,更不代表转化多。
一般免费网课的授课时间+提问会控制在2小时左右。不论是在线听,还是回听,总归是要消耗个把小时。人的精力有限,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找到听课的最优频率,而不是最高频率。
可以尝试做个时间开销记录,同时对比观察自己一周最多听几次、以什么方式听、安排在什么时段最佳。
3. 【尝试付费】
人不免都有这样的心态:免费的 = 不拿白不拿 = 舍弃也不可惜
如果有学习目的,同时也在适宜自己的频度学习,报名不听课只是因为执行力欠佳,那么建议你付费听课。有付出,多多少少会希望得到回报。
击破:听完没卵用,白搭一晚上
1. 【调整自己的预期】
这里往往又有两个不合理的预期:
听一次课 = 获取嘉宾的全部经验
听一次课 = 解决自己所有问题
嘉宾通过网络授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劳动付出。考虑到推广和传播效果,往往会设置免费的入门课程。所谓入门,就是一个基础的宣讲,传递概念而不是方法论。想要通过1、2小时免费获得他人全部的经验、期望他人能够解决自己所有问题,是不是太爱占便宜了。
听一次免费网课,是帮助你捕获基本的知识、了解这个主题的基本结构。想要深度挖据或者想要获得针对性的帮助,建议付费。付费换取别人的知识、经验和时间。
2. 【看清课程简介】
没有自己阅读课程简介,而妄加推测授课内容的情况也时常出现:
只看课程名称 = 课程内容自己想象
几乎所有的网课,都会公布分享内容。作为一个理性的受众,首先,需要判断嘉宾的分享内容与自己的预期是否方向一致。
其次,需要判断嘉宾的分享深度属于浅度、中度还是深度。其次,评估自己的知识深度。如果自己已经具有中度水平,同时学习目的只是获取知识上的提升,那么初级课程就不需要参加了。
如果你发现不能评估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深浅,那么建议你理解为浅度水平。
击破:同样主题反复听,收效却甚微
1. 【带着执行后的问题来听】
听完课不践行,那么每次听课都是从0到1,或者好一些,从0.5到1的状态。没有突破1的状态,当然收效甚微:
听的多 = 知晓概念 ≠ 会操作 ≠ 真正改变
2.【求同存异】
同一主题、不同分享人的授课有必要听吗?有必要。
达人们分享的共同点往往是这个领域的基础。比如,讲时间管理时,共同点包括任务分类(四象限法)、专注等。那么就可以从这些基础点开始践行。
达人们分享的不同点往往包含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有两个理财达人都提出需要进行家庭资产配置,但是在“基金定投就能赚钱”这个观点上意见不同。遇到意见不同,纠结该听哪一个。没有主意的受众,往往采用题海战术,不断听同类的分享,想从数量上找到答案。理智的受众会分析分享人背景、其观点的目的、是否全面解释而不是断章取义。嘉宾不是神,知识如何吸收和取舍,完全是个人行为。
个人公众号:浅海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