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打卡是可以形成正向的心理效应的。
而事实证明,朋友圈虽然有各种花式打卡,也会有花式的半途而废。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朋友圈打卡到底靠不靠谱?
时下朋友圈流行起了打卡,随便在朋友圈里搜索“打卡”,就会发现朋友圈打卡的形式多种多样:吃个早餐有人打卡,做瑜伽有人打卡,背单词有人打卡,甚至早起也有人打卡……
究竟什么是打卡?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打卡?打卡又是打给谁看?
花式打卡,花式放弃
“打卡”本是职场中的一种考勤方式,即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词语的含义在不断地延伸乃至变异。
除了企业微信版的考勤打卡还保留着原始打卡的意思外,其他使用情境已完全跳离了上下班的范畴。朋友圈的打卡,更近乎个人生活的一种纪录,只不过与随性发布的朋友圈不同,打卡具有日常性和连续性,即每天或者每隔几天都会规律性地打卡一次。
朋友圈最流行的打卡形式之一,是学英语打卡。现在各大英语学习软件都是通过朋友圈打卡的方式推广软件,它的学习方式也大同小异,即在为期X天的时间里,每日推送相应的阅读内容至微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扩充词汇量和阅读量,坚持在朋友圈打卡X天可拿到纸质书或者特定奖励。这种学习打卡,跟上班时的打卡蛮像的,它要求挺高的自制力,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不过朋友圈里的其他打卡,都不像学英语那样有严谨的规范和要求——比如每天固定有多少任务,它们更像是某些人的“许愿卡”。比如我要减肥多少多少斤,因此给自己定下了每周多少的运动任务,每一次健身时就打卡一次。兴致来时,信誓旦旦,但兴致一过,往往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开始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打卡,笔者是有一点担忧的,担忧朋友圈每天被各种打卡刷屏。事实证明,担忧是多余的,因为朋友圈虽然有各种花式打卡,也会有花式的半途而废。
比如朋友圈里有这么一个人,立志要减肥,于是她的打卡历程是这样的。第一次打卡:“健身房打卡一天,目标是10公里,VIP卡太贵,但愿物超所值。”之后两三个礼拜依旧偶尔打卡,打卡时不忘写一些打鸡血的自我鼓励……但一个多月后,朋友圈里赫然出现了一条转让信息:“转让某某健身房VIP卡,原价XX,不限次,现价XX,有意者私聊”。
除此,还有打卡要早睡的,结果坚持几天后又夜夜笙歌;打卡要戒奶茶的,几天后又在晒和奶茶的自拍照,说根本控制不住……打卡真一点用都没有吗?
打卡的正向心理效应
并不是如此。笔者的另一位朋友已经学英语两个月有余了,坚持打卡至今,他认为打卡真的有帮助,于他而言,打卡是一种激励,每天都提醒着自己又获得了多少,离目标又近了多少。而将相关信息发布至朋友圈,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形监督,警示自己不能半途而废。
从心理学角度看,打卡是可以形成正向的心理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点。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为: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对成功完成任务的能力的确信程度(One's belief in one's ability to succeed in specific situations or accomplish a task)。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坚持不懈的能力以及胜任任务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在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和胜任挑战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或低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人们是否选择、挑战任务。低自我效能感会导致人们认为任务超出他们的能力,此类任务即意味着巨大的压力而非挑战,在任务参与过程中,往往表现不稳定以及行为的不可预期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也会更加坚韧不拔。可见,自我效能感虽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却对于任务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在班杜拉看来,生成和强化自我效能感,有四个因素,“过往经验”(Experience/Enactive Attainment),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削弱自我效能感;“榜样或示范效应”(Modeling/Vicarious Experience),如果别人能做,我一样能做;“社会劝说”(Social Persuasion),他人是直接激励或他人的负面阻碍;以及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朋友圈打卡,一定程度上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表现,它同时具备强化自我效能感的多种因素。比如每天完成一点任务,就是成功的“过往经验”;朋友圈其他人的打卡,志同道合者的相互监督、鼓励,都是“榜样”;而朋友圈他人的点赞、评论,都是一种直接的“激励”;如果打卡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也将获得正向的情绪,并进一步强化自我效能感。
别只是在朋友圈里努力
但也得承认,把打卡当作正向激励并长期坚持下来的,只是极少数。有人曾做过对朋友圈打卡态度的调查,发现有不少人并不喜欢有人在朋友圈里打卡,他们的理由是,“努力不一定要告诉别人啊”“看着烦,全世界都知道你认真学习”“有表演嫌疑”……
他们其实并不反感把打卡当激励的,只是反感把打卡当作“表演”的。比如有人吧,你健身就好好健身、锻炼也该好好锻炼,没事给身体的关键部位来个特写,然后还各种美图软件后期修饰,似乎也有些奇怪。再如有些人吧,每打卡一次总是心灵鸡汤发一大段,把自我形象拔得很高很高,可坚持不了一个礼拜,又回到原来的老样子,你的那些心灵鸡汤还可信吗?类似的打卡,其实只是在朋友圈里装作很努力的样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写道:“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毋庸讳言,不少人的确把朋友圈当作一个大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呈现出的一切,都是他想让别人看到的,他期望得到的是别人对他的种种褒扬,比如认为他/她长得好看、很上进、很努力、很有爱心和同理心……
只是即便你在朋友圈很努力,即便朋友圈里的人也都认为你很努力,但如果你的努力只局限于朋友圈,那么这种伪装出来的努力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转化成真正的成果。你体重严重超标照旧超标,你英语水平不高依旧不高,现实生活中你如果是loser你当然还是个loser。
不禁想起了日本一个崩坏的网红西上真奈美。在Instagram上,她是一位腿长86厘米,参加过TGC时尚秀的模特,每天在Instagram“打卡”自己精致无比的生活日常,被万人奉为女神。然而当她上了日本的一个综艺节目,节目组跟拍了她一天,结果傻眼了:她的现实生活惨不忍睹,照片几乎全是作假,没有朋友,还住在堆满垃圾的乌烟瘴气的房子里……
说到底,朋友圈打卡并非不可,毕竟你的朋友圈你做主,打卡之余想要进行一点“自宣”也未尝不可;只是朋友圈打卡,千万不要只是为了打卡而打卡,朋友圈里的努力,也别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否则打卡打卡,人生只会越来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