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因为耳根子太软,而做了悔不当初的决定

图片源于网络

01/

上个星期我表弟的通知书一寄到,晚上便给了我一通电话,姐,我被XX大学录取了。

我当时嚼着晚饭,就回了一句不走心的话,哦,什么专业。

他低声说,师范……

我顿时噎住,咳了两句,师范?那说好的法学呢,你这么高分竟然没被录取?

我表弟在电话那头长吁了一口气,只答,不是没被录取,而是根本没有填报这个志愿。

原来,填志愿的时候我表弟的父母联合几个稍稍在城里混出些名堂的亲戚,你一言我一句,一个一个以过来人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出主意,要么说这年头法学专业不好找工作,要么说老师这一行轻松,既稳定高薪又有寒暑长假,说着说着,便把他伸往法学专业的脚步给拦在门口了。

于是我跟他说,他们这么说你就信了呀?你就不能自己去查查资料吗?无论哪个专业毕业的人,以后就业路上都是有利有弊的,但专业学得好的,你也不怕吃不上那口饭。专业学得不好的,你就算拿到那张文凭,也干不起那份工作,更何况,你基础好,又对法学专业颇有兴趣,偏偏坏在耳根子太软,旁人几句话就能动摇你的决心。

我表弟回道,是的,就是耳根子软,当时还有个做金融的亲戚怂恿他去学金融,他也差点填上去了,现在看着那张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后悔了……

讲真,当时我真为他的前程担忧,耳根子软的人,其实意志更“软”,容易受他人左右,更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的人往往明知道自己的弱点在于“耳根子太软”,可一遇上选择性的问题,还是会犹豫不决,左右摇摆,随时会受他人怂恿而做出有可能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说到底,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定,那么那些看似热衷的事物,只要稍微有点“三言两语”的风浪,就会轻易沉船。


02/

毕业之后的头一年,我一个要好的女同学从民营跳到外企,又从外企跳回民营,后来又嚷着要上大国企,一年之间换了三家公司,后来应聘机会越来越少,多半是出于她的频繁跳槽。

某一次聚会,我问她为什么这么频繁地转换工作,她回我,是因为耳根子太软。

一开始在民营公司的时候,听身边几个朋友说民营企业不规范,外企自由福利好,于是她任性地撇下一封辞职信便去了一家外企。后来听在外企上班的同学说外企朝不保夕,压力过大,她又一鼓作气奔去大国企,现在又听家里人说国企晋升不易,人际关系复杂,她又开始纠结,怎么有了选择之后,反而让人不知道如何选择?而令她最后悔的是,现在职场历史全剩下尴尬的跳槽痕迹了,让她以后怎么办呢?

我调侃她,怎么有眼睛不用,光用了耳朵呢?那时候,我跟她讲起当初大学时代摄影协会的一个师兄,而今他还在一家单位做着最普通的文职工作,每次我问起他的生活,他都会回我这么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时,师兄一毕业,本想着发展自己的兴趣,从事摄影相关的工作,可就因为亲戚朋友的多番劝告,他最终放弃了旁人口中“赚不了钱、养不了家”的理想职业……

如今,朝九晚五甚好,就是总觉得人生里多了那么点遗憾,偶尔得知熟识的人在摄影界里混得小有名气,就会想啊,要是当初自己没有因为耳根子软,听了旁人的话,或许今天真的会是另一种生活。


03/

耳根子软的人,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一旦面临选择,便会因为旁人的劝告、阻拦、干扰,而变得愈发彷徨和无措,哪怕一早就有了主意,也会立马变得踟蹰,越多人掺和,越容易迷茫而不知进退。

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过滤别人言语中的精华和糟粕,别人说什么你便做什么,到头来却忘了自己心里在想什么。

长此以往,“耳根子软”就会变成一个人的弱点,甚至是死穴。

而如果要除去这一弱点,首先,便要认清自己的不足。

你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不会选择。

我相信你们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考试的时候要是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该怎么办?有的人会随便选,而有的人则会尝试分析,判断哪一个才是最有可能的正确选项。

无疑,第二种做法虽然不是万无一失,可是正确的几率至少比第一种做法要高。

面对人生的很多选择,身边的人会为你提供很多个选项,但最后,只有你才能做这个决定,也只有你才能为这个决定负责,“说三道四”的人们呢,转眼就不见了。

而就像职场上的选择,你必须学会自己去审时度势,甚至自己去创造机会,来分析自己所选择的这一条路,有多大的机遇以及多大的风险。

一个决定到底对还是错,在选择之初都还是言之尚早,而对错也不能依据旁人的主观意识去判断,而要依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等等。

所以,“耳根子软”往往也代表着一个人眼界和能力上的欠缺,以及自我认知上的不足。

你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决心,所以不坚持选择。

我相信你们还试过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在答卷上写下了A,离交卷时间越近,就觉得A越不像是正确答案,于是反复地改,从A改到B,改到C和D,最后又选回了A。

不断改变选择,不仅体现了你能力上的不足,也表现出你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自信,换句话来说,就是输不起。

你怕选错,毕竟青春有限,日子苦短。

你怕选错,毕竟已经有太多人超过你,跑在乐前面。

你怕选错,怕结果会不如人意,怕生活要重头再来,更怕选错之后有人嘲讽道,看吧,谁让你不听我们的劝告?现在选错了吧,后悔了吧,都是你自己活该啊。

对啊,没有人能保证一个选择的对错,可不走下去就永远不会知道,而我也始终相信一句话,如果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输了也无怨无悔。

可如果将来有一天,你在别人指给你的路上碰壁摔跤,却难保你不会怨恨那个人,更重要的是,你还会怨恨自己。

所以,当你有足够的自信和决心,你自然就有能力去承担一个选择,更不会因旁言动摇,而有时候,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667评论 5 4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61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700评论 0 33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2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88评论 5 36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30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0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66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96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0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5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2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2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15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514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111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开始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健身房,但是我们锻炼完每一块肌肉之后都需要给他拉伸一下...
    亚洲形体可可阅读 784评论 0 0
  • 互联网是个制造流行概念的行业,“数据产品”也不幸免。其实,数据产品的“实”早就存在,只是“名”是后面几年慢慢流行起...
    老读悟阅读 6,846评论 1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