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链接:
2. 与被访对象的沟通:多听少说,合理诱导
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可能都会经历的一个测试环节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即通过共同分析一个商业案例,回答几个指定的问题,然后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做展示。
在这一面试评估环节中,最打动面试官的往往不是话最多的,而是一开口就能说到点上的人,出色展示了他的思维逻辑、时间规划等能力的人。
作为访谈中的提问者,我们可以从上述例子吸取到的经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口,表达合适的内容,能更好地把握主动权,并获得被访者的认可。毕竟,在一场访谈中,被访者虽然是当天的主角,他的“镜头”与“台词”理应最多,但是他只是嘉宾,而你才是主持人,这是你的主场。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控制节目时长、串联不同的环节、调动嘉宾的情绪与现场的气氛、把台本上事先设计好的包袱一个接一个不着痕迹地抖落出来。做到这些,并不需要你全场喋喋不休,只要该开口时开口就好。
那么,上文所言的“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内容,要如何理解呢?
有一句话叫做“多听少说”,这是访谈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我们希望,提问者与被访者之间的回答pattern应类似如下的模式:
M(提问者):XXXXXXXXXXXX
L(被访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M:XXXXXXXXXXXXXX
L: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而不是,
L(被访者):XXXXXXXXXXXX
M(提问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L:XXXXXXXXXXXX
M: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L:……(卒)
2.1 避免主题先行
早期的提问者很容易出现如上的第二种情况,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把握不好对话的节奏。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提问者可能由于:
1)担心自己没有准确地阐述问题,或者被访者无法准确地理解自己,于是滔滔不绝地解释自己这么询问的原因,以及这个问题与主题的相关性;
2)被访者始终没有给出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所以忍不住将被访者的意见往自己预设的方向引导,以期被访者的结论与自己的设想“匹配”。
这两点中,后者导致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这是典型的“主题先行”的思维模式,将让提问者错失真实的访谈结果;而第一点则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表达能力的提升训练,逐步地解决。
发生第二点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在与他人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比起“证伪”自己的观点,更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被“证实”,所以情不自禁地将假设当结论。当被访者的回答出乎意料时,就使劲要把对方的观点拉扯回“既定”的轨道。
举个例子。假设你想做一期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专栏,你试图向一位知名训练营的老师取经。
在访谈过程中,对方提及了一个观点:越是与来自印度、日本等在我们看来发音不够准确的人士多交流,逼迫自己尽力去听懂,这对我们辨析、并形成正确的发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观点的依据是,母语操持者比起其他人,总是更容易分辨出模糊的发音是在说啥——但这一说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确认)。
这一观点让你听后大吃一惊,这与你在其他朋友那里得到的信息大相径庭,也与你预期的写作主题背道而驰,所以你忍不住搬出事先做好的背景调查,提出你的设想,试图证明你是对的。到这里,你对面的被访者或许会被你认真的态度感动,但心里估计也忍不住吐槽:你这么有道理,还来问我干啥?
要知道,接受甚至期待事情不按计划进展,才是正确的访谈态度。这比起一场中规中矩、全部都在意料之中的访谈,能够收获更多深刻有趣的洞察。
2.2 避免言多必失
除了减少“主题先行”这一思维的影响外,我们建议多听少说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言多易失:
1)提问者说多了,容易影响被访者的思维节奏,让原本良性的谈话氛围对被访者造成压力;
2)持续的被打断被质疑,容易让被访者心生不悦,特别是对于高端的被访人群;
3)过多地展现自己的想法,可能会让被访者察觉彼此其实不是“同道中人”,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被访者可能在后续的访谈中保守作答,不再敞开心胸。
由以上原因可见,“多听少说”这简单四个字的重要性所在。一名优秀的提问者首先需要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
著名电视主持人、记者柴静在自己的工作回忆录中写道:在职业生涯早期,她尚不清楚如何做好一档访谈节目,自行摸索了一段时间后,她以为习得了门道,于是在录制中时不时地用质疑性、批判性的观点去回应被访者,让对方一时哑口无言;然后她嘴角上勾,挂起胜利者的微笑,等着看“被击败”的受访者如何继续话题。
她在演播室的里面自以为表现良好,可隔着玻璃板,同行们在外面都看得直摇头。某一次,她正在录制的过程中,一名领导从放映室前走过,一边看一边忍不住问:这是谁啊,把节目做成这个样子?
很长一段时间后,她才逐渐掌握这样的道理:访谈中的对话好比水流,你可以去引导它的流向,控制它不过于分散,形成涓流,但是不能够每隔一段水路,就竖一块大石头,上面立一道flag,写上自己事先拟好的结论。这样最终从石头下侥幸流出的水量,少之又少,这样的访谈肯定是失败的。
2.3 尝试情绪牵引
晨读材料中列举了父子聊天的一个例子,父亲通过深入提问的方式,让儿子自己察觉行为上的不妥之处。把这一例子放到访谈中,可以形象地说明,如何处理情绪波动的被访者。
想象你约访了一名产品经理,原本你们的话题是某互联网产品的品牌建设与营销手段。话题深入的过程中,牵扯到了竞品的营销策略。
由于被访对象手上的产品正好处于被打压的低潮期,聊到竞品后,他禁不住有些激动,认为竞争对手的手段投机取巧,不值一提,并且在随后的对话中,他很难再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是顺着他的话说,以平复他的情绪?是委婉地提醒他注意访谈的场合,摆平心态?还是绕过所有可能会让他继续激动的问题,摘取其他的关键点问,而对于被跳过的问题,通过补访其他产品经理获得答案?
上述都是办法,但也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在你感觉被访者情绪激动,回答有失于偏颇后,可以先给对方一两个小问题的时间,看他能否靠自己平复。
如果不能,则迅速调整你的访谈策略,启动“应急预案”:你假设被访者被挖去了竞争对手所在的公司,开始为竞品服务,这个时候如果原本的“竞品”面临了一定的市场机遇,可以搭舆论的顺风车好好火一把,那么这个时候被访者会怎么做?会否做出令他原本愤懑的决策?
通过适当的提问,让被访者自己意识到自己失态,主动调节情绪,这是对提问者而言最有利的局面。反观直接提醒被访者,或者选择视若不见的做法,这样:
1)没有提供对方适当地发泄情绪的出口;
2)间接地质疑了对方的专业性。不论何种理由,都有可能导致对方接下来不配合采访。
后文链接:
从《只需倾听》的技巧看访谈之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