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得到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呢?回归当下你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又从哪里开始?
开通的电子书会员没有看,心情复杂总有些看不进去,痛苦从哪里来呢?自己给的。为什么不是别人?别人能影响你的心情吗? 显然能的,但若把所有痛苦和快乐寄托于别人身上,显然有一定自己问题。
太过于在乎别人看法,痛苦自然比别人多一些,因为太多别人看法我们不能言喻,自然也没有否定别人说话权力,那是别人人生自由,而我的人生自由呢?尽可能做好自己的事,想做的事,该做的事。
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和承述这才是自己的人生自由。
个体心理学家 阿德勒说: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人生自由。
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生活痛苦自然少掉许多。
不期望,不盼望 不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请求别人帮助时,先假设对方会拒绝,拒绝之外某种可能性 显然都是惊喜,要懂得感恩。
今天听到一个词影响深刻,“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会导致两个人和谐关系,既使是两个最亲密的人,包括情侣,爱人 夫妻。甚至是自我。应该思维是一种人生防御性思维一种。
一种对应世界和他人关系
一种对应自己和自己内心世界关系
小时候 我们觉得父母应该懂我们,爱我们。
工作了,我们应该进入更好公司,赚更多的钱。
为人父母就觉得孩子应该更听我们的话等等
当想象不符我们内心世界时,通常会出现 怨恨,愤怒,焦虑,沮丧等等不好情绪。
《了不起的我》一书中说几乎所有消极情绪背后都有应该思维影子。
比如:她应该喜欢我 结果没有,我就会很受伤,她应该懂我 爱我 秒回我信息等等
当现实与想象不符合我们心里范本时 焦虑不安自然形成,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大多时候,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其实把应该思维里的 应该 换成 希望 二字。人生也许幸福很多,于自己 他人 世界 至少不至于那么多失望。
于自己:我希望自己多努力一点,多开心一点, 多看看这个世界不同。
于她人,我希望 她可以多关心我一点,在乎一点。
当现实与想象不符时,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我们变得更灵活。
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最后也对自己说声,加油 时间还长 至少你还死不掉 未来可期。可如果死掉了呢?每个人都会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