ღ 这 是 关 于 慕 尼 黑 的 第 一 篇 故 事ღ
ღ
朋友小虎牙曾说,慕尼黑的德文名字München最悦耳,听起来像“暮晨”。我觉得这名字就暗示着无数的愉悦和美好在这里发生。但抵达之前,我对慕尼黑认知的关键词就局限于:拜仁、宝马总部、慕尼黑惨案。
München的德文意思,最早指八九世纪时这里是“僧侣之地”,当时这里聚集了很多从南方而来的天主教僧侣。如今的慕尼黑依旧跟其他欧洲城市一样,保存了基督教重要的痕迹(敲黑板:宗教是欧洲文化政治生活的核心和基础),但今时不同往日,它还成为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全国范围来看,它整体规模排在柏林和汉堡之后,是政治金融、文化艺术的重镇,工业和足球的强人,这些种种都是它繁多头衔的一部分。
▼原本对慕尼黑的错觉就是下面这样的城市景观
▼但后来发现还有这样的一面,意外意外意外
说来也怪,这一路我参观的5座城市(其实加上最后的柏林,应该是6座)都各自拥有一长串的头衔,这一方面反映的是德国一二线城市都具有水准极高的繁华程度,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但也造成一种错觉,从字面上我看不出它们各自的特色。这恐怕才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去感受那些历史、地理书上字面之外的东西。
老 城 风 情
我这一路游览的德国城市,都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大部分的经典景点都集中在老城里,当然老城也是二战后重建的。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个很重要的点:大部分德国大一点的城市都在二战时被盟军炸掉,因此古城景观基本都是战后复原重建,样式尽量仿效古时的老款式,虽然建筑层面显得崭新,但这不意味着它们缺乏历史,相反,这成为它们历史面貌上意味深长的一笔。也让我对于中国国内的古迹保护工作感到深深的遗憾。
▼卡尔门,古城的最古老入口之一
进入慕尼黑老城区的最佳入口,是西侧的卡尔门。它被誉为进入慕尼黑老城最重要的关口,穿过古老的卡尔门,你就翻开了慕尼黑历史的扉页。我歪打正着,订的酒店就在卡尔门西边,往火车总站走的方向。
▼卡尔广场上游玩嬉戏的孩童
卡尔门为路易四世在十二世纪所建古城墙的西城门,其名字源于卡尔广场的建立者卡尔-特奥多尔。几经受损,如今看到的重建版其实已被简化,唯一不变的是,它依旧是整个慕尼黑老城区最繁忙的要道,每天的日落时分人头涌涌,游客和当地民众都从这里穿行城中,并且围绕在它门口的喷泉周围嬉戏玩乐。
▼卡尔门内侧墙壁上的雕像
可能也是源自于它的繁华,即便到了深夜,卡尔广场上也会有不少夜不归宿的人流连。尤其在德国之前的难民政策开放后,如今这附近更多了许多中东的面孔。
迈过卡尔门,就进入了慕尼黑最繁忙的商业区和老城区,各种商店琳琅满目,从高端的百货店Hirmer到全球连锁的H&M,只要你钱包够,那就足够你折腾。
▼老城里绿化程度极高
▼高端男装百货店HIRMER
有心人会发现Hirmer百货大楼的侧角上,镶嵌了一座雕像。雕像上是一位老翁背着一座塔楼(下图)……
▼背塔楼的老翁雕像
这有一典故,大意是:传说中世纪时这位老翁是一位名气很大的珠宝首饰工匠,一位巴伐利亚皇后或者女贵族将自己的宝石交给他加工,结果宝石失踪了。大家当然以为是老翁故意弄丢的或者偷了,于是判处他死刑,压在钟楼之下。而最后发现真相是有只鸟把宝石叼走,跟老翁无关。愧疚的人们保留了钟楼位置纪念老翁,以此警世。下图用卵石围出的方形图案,就是当年钟楼的位置,很多来过慕尼黑的人都没留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地面图案。
▼地面的方框位置就是当年的典故所在
这一条Neuhauser Str.步行大街上一直向东,连接到考芬格大街,是古城里步行街的核心主道,既有众多不起眼的古迹,比如理查德·施特劳斯喷泉和圣弥额尔教堂,也满布各类商店、咖啡厅和餐馆。宽敞的街道中央还时不时有街头表演的艺人,引来大家的围观。
▼大街上遇到两位长腿阿姨和美女,看见我的镜头,竟然主动摆起pose,还跟我闲话家常、合影,让我一时之间感觉德国人民是不是太……不矜持啦!!不过我想通了,估计是我太帅的缘故吧……
▼我其实不太想跟她们合影的,主要是她们太高了。画面左侧的是吴导,旅游局委派她来带我走老城区2小时,给我介绍了不少慕尼黑的冷知识
▼我特别喜欢古城里这些恰到好处出现的光影和路人,每一个画面都像画框中的故事,有着难忘的瞬间。
▼这个角度看过去,很有佛罗伦萨的感觉
▼我老了,也要这么帅……
▼圣弥额尔教堂
▼在老市政厅旁还有一座有一尊朱丽叶的雕像,传说抚摸雕像的右胸便有好运,我真想不出是谁出的馊点子,于是你看……我可没有摸,大庭广众之下干这种事太丢人,我通常都是关起门之后才干
▼街头游玩的人们,以及表演的艺人们
▼这位老者几次喊我一起喝水,额,是喝那自来水管出来的水。感觉他像在邀请我喝酒一般热情。我始终没喝,真不好意思
▼再次被路人拦下来主动要求我给拍照,德国人的热情超出我的想象
▼一座钟楼,就是一个故事,一片老时光。那如果城里有很多座钟楼呢?废话,那就是很多故事很多时光的记忆啊
尽管二战摧毁了大部分的老城,但按照古典风格重建的它反而获得了独特的城市面貌,非常不像一座以工业和制造闻名世界的都市,骨子里依旧荡漾着一股欧洲风情,只是建筑显得很新。当然,就像朋友在我朋友圈评论的那样:那是因为你还没到德累斯顿。嗯,德累斯顿的牛逼,那得后话了。
新 城 区 的 风 情
四面八方环绕着老城的就是新城区。当然,新老城区之间并没有围墙之隔,也没有地理上的明显界限,只是你会发现不少的蛛丝马迹。
▼下面的画面,是不是狠意大利?500C呢~
▼当然,还是得有BMW的街道,更像慕尼黑
▼慕尼黑是保险公司集中的地方,这座巨大的人形雕像,就在某保险公司之外
▼在走去英国公园西门的路上,吴导着重跟我介绍了这栋房子,强调了它是一栋Art Deco建筑风格的代表建筑。前几天在上海跟周小东老师逛复兴中路,他指出了好几栋Art Deco风格的上海老建筑,让我一下感觉无比熟悉
▼慕尼黑市内的游览方式实在太多了,步行、自行车,还有segway
新城区的格局更大,一下子放大了老城里的那份闲适,又融合了更现代的生活方式,让人感觉到莫名的舒适。在新城区里偷偷飞了一个飞机,环视整个慕尼黑老城,工工整整,井然有序,而且老城区建筑是限高的,不能高于100米,也就是下图右侧的那两座双塔建筑,这个原因容我以后慢慢说。
▼空中环视慕尼黑老城区
看看购物区,然后吃吃喝喝
慕尼黑市内的购物区最负盛名的一处,算是五法院Funf Hofe (Five Courts)。它里头满布当地的品牌和独特的设计作品,并不像一个传统的商业区,而更像新派、时尚慕尼黑最活力的一个角落。穿过长长的空中绿植景观,说不定你还能找到有慕尼黑最好的书店,以及特别好喝的咖啡店。
▼空中绿植景观
▼五法院街区中间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钢铁空心大球,据说是设计鸟巢的公司的手笔,难怪那么神似。
▼走累了,正好就有一家咖啡馆
你是不是发现梁叔仅仅在逛景点,没吃饭?嘿嘿,能不能不要摆出吃货的面孔。吴导带着我去吃了一顿传统的巴伐利亚菜肴,餐厅位于音乐厅广场附近,1896年开业,餐厅门面如下图所示。可以坐在室外吃,也能进屋去看看巴伐利亚老餐厅的装饰,要玩情调的不容错过。
德国人的美食份量都巨大,比如说猪肘子,我这样的小胃绝对吃不完。作为尝鲜我点了炖鸭子、白肠和德国饺子——说是饺子,跟我们的饺子一点都没关系,就是土豆泥做成的大泥团,里头加了点糯米的感觉,弹牙有趣。大白肠则真的从清水的大碗里捞出来,香肠口味一点都没有想象中油腻,看来果然是清水煮白肠啊。
玛利亚广场往东南方向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著名的谷物市场,它曾是欧洲最大的食品市场之一,前身是传统的农贸集市,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只要提起吃的,来这里就没错了,所以它是慕尼黑的胃。除了销售各种食物、新鲜家禽、鲜花等等物品,它中间还是全城最大的啤酒花园。
来到德国,会发现啤酒花园简直就是城市的必备场所——简言之,就是一旦有什么空旷的场地,都会很轻易地变成大家喝酒吃饭的美食广场。为什么我们中国一旦有什么空地都容易变成停车场或者楼盘呢……据说慕尼黑的五朔节 (Maibaumaufstellen)、酿啤酒人日 (Brauertag)、夏季节 (Sommerfest)、卖菜女之舞 (Tanz der Marktfrauen) 等传统活动都在此举行。
要说起喝酒,慕尼黑是当仁不让的好地方,每年十月的啤酒节享誉世界,很多人都是冲着啤酒节而来这里旅行。市区还有一家“宫廷啤酒屋”正是当地旅游的一大招牌,我自己晚上特地去品尝了一番。这家宫廷啤酒馆建于威廉五世时期的1589年,原为宫廷专享,1828年起对普通市民开放。
▼宫廷啤酒屋分成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内的第一层能容纳千人用餐,墙壁和天花上则绘满了当地特色风情的笔画。二层是针对团队游客开房的,有巴伐利亚传统舞蹈表演。天气不凉的话,适合在它的后院的啤酒花园用膳。
当然也有人会说,宫廷啤酒屋现在游人太多了,那种地道的巴伐利亚风情已经有所不及。但树影摩挲之下,我不知道是酒精起了作用还是那早秋的风特别舒爽,感觉挺好。就是一个人独饮,颇为无聊。
ღ
这篇文章就是慕尼黑城区的全貌?别瞎说。事实上梁叔只是先放了一波城区里的扫街图,让你们初步撸一撸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就像是先来个全景图,然后再准备来特写。但这轧完马路的感觉,却跟“拜仁”没有任何的关系……一个在我脑海里一直假想的慕尼黑,正在缓缓揭开它的面纱,露出更多有趣的容貌。
/ 未完待续 /
#图文均由荒梁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引用
如需转载请联系leung@leungvis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