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荼尘
一夜梦三场,寐而不实。晨,门外有淅落嘈杂之声。室内昏暗,摸索手机开机,荧屏微光,颇为刺眼,遂反置之。顿,反之,时至卯。室友皆熟睡,静静然起,洗漱毕,默默然去。
宿舍外的世界好像融在浅灰色的颜料里,天是浅灰的,路是浅灰的,建筑物是浅灰的,甚至连空气都是朦朦胧的灰,清冷的色调很符合冬日早晨特有的萧瑟风格。冷请,清冷,有风微微来,携冷带清,一阵阵。昨晚做了一夜的梦,三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冲突,温情与眼泪。醒着的时候笑的更多一些,睡着的时候哭的更多一些,好像这样才是正常的,白天与黑夜,快乐和伤心,醒着同睡着,就这样才是完完整整的人该有的样子。
范爷在恋爱时说过以前收到花也是无感,现在收到花内心会变得柔软。对她的话深有所感,爱的伟大之处就是可以让冰冷的心变得温暖,让坚硬的心变得柔软。如果说恋爱中的人是诗人,变得比平时更加感性,那对我这种不恋爱也可以因为一场梦,一本书,一部电影而变得感性的人来说,和任何所热爱的事物相处时都像在恋爱一样。
生活中的情绪变化都变得如同小说一般。如果说昨晚的梦是一个契子,触动了感性的神经,那冬日早晨突降的温度和萧瑟的环境就是背景渲染,然后那些淡淡的情绪不断的发酵,终于在某个点达到高潮,情感迸发,所以才会写这样的文字。情绪的发展完全符合了小说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如果再去细细研究还有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塑造,以及完美而复杂的演绎手法。
守恒和瞬变是困难的,也是容易的,只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比如,在不同的阶段看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会有不同的感悟,那些事物都没变,变了的只是自己的心情与理解罢了。以前总是沉溺于故事情节,跟着主人公的情感曲线而变化,现在,却很难再跟着主人公的情感走,更多的时候是跳出故事情节之外,看到的是写作演绎手法,情感变化是否符合人物性格,有着怎么的大环境和大背景……记得上初中时有个校长和我说看书时应该跳到故事之外,我当时很是不理解,现在也是了然,在不同的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感悟。
早上看了一些很文艺的句子,才发现我很难写出纯文艺的东西。纯文艺是纯情绪和厚积累的体现,而我根本做不到纯情绪,也算不得厚积累。就像初中时某个老师要我给校刊写一篇关于新校区的作文,当时,写完交给她看后,她说有骨架却没有灵感。我当时也不是很理解,后来再读当时的作文,写的颇为粗糙,说到底没有灵魂,就是没有浓烈的情感,只有给文字赋予情感,文字才会变得鲜活,才会吸引人。现在写东西也顶多是碎碎念,带的情感有限,就像老师说的我最擅长的不是抒情和讲理,而是叙事。
因梦之实,情之至,体触之萦绕,情感之盘缠,故任性细碎语为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