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广西,来到百色,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地的民风民俗,众所周知广西是壮族的聚集地,而壮族舞蹈就是壮族民风民情的重要体现,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形式新颖,风格独特,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因此久传不衰。其来源于三方面的文化传统:一、“源于土著越文化传统的舞蹈”。
如流行于桂西南的《女巫舞》,是一种以神灵附身为特点的小型巫术舞蹈,巫婆双手拿铜链或天琴跳舞,动作轻巧优美,动律鲜明,形式别致,是典型的骆越巫风的遗韵。二、 “源于荆楚文化传统的舞蹈”。如流行在桂中、桂西北的《师公舞》,是一种“以巫扮神、以舞降神”为特征的民间祭仪。
《师公舞》约于战国后期从楚国传入桂北地区。《师公舞》的礼仪和形式及内容较好地满足了当地人民期望丰收、人丁兴旺的要求和愿望,又能适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很容易被骆越人所接受,并与土著的越文化相融合,与当地民歌、舞蹈和民间故事相结合,演变为一种复杂的“师公文化现象”。三、“源于中原文化传统的舞蹈”。这种舞蹈丰富多彩,有“狮”、“龙”、“凤凰”、“金鸡”等拟兽禽舞蹈, 以及“僧公”、“道公”、“舞火猫”等民间祭祀舞蹈和“采茶”、“春牛”等时令习俗歌舞。这些歌舞传入壮族地区后,便广泛流行,在演变过程中逐步壮化,成为壮族舞蹈的组成部分。如流行在左江流域的“采茶”歌舞, 已用壮语演唱,并吸收了当地师公舞的语汇,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与风格。这些舞蹈,在壮族地区长期共存,广泛流行,既彼此融合吸收, 又独立发展,形成了壮族悠久灿烂的舞蹈文化,成为祖国民族舞苑中的一束奇葩。
那所谓百色舞蹈呢,就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为流传的一种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标志性舞蹈。同时也是当地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舞蹈。“稻草舞”,顾名思义是以稻草为主要道具的,由当地的壮族男性小伙子,头戴稻草根根向上,上身着稻草编制而成的草衣,下身穿稻草草裙,周身以稻草的棕黄色为主色调,节奏鲜明,舞步雄健,并有壮戏,壮族青年男女热情互动,情节细腻,表演生动,稻草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
名史家黄现璠认为:“秦汉时期,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汉代墓葬出土的实物有铜鼓、铜钟、羊角钮钟,木腔皮鼓、瑟、笛等。此外,贵县罗泊湾一号土坑木梆墓出土了一份名为《从器志》的随葬品清单,上面写有“栓”、“越筑”等乐器。由此表明当时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十分繁荣。戴假面具跳酬神舞,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
田间稻草舞是百色市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生动的演绎形式、淳朴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流传于百色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田间稻草舞是“服饰——道具——动作——歌曲”四者兼具且和谐统一的民间舞蹈。每年秋收时节,在田间劳作间隙,小伙子们将上衣脱下系于腰间,用田间的黑、红泥巴分别在肚皮上描绘出人的眉眼及唇舌,接着将竹箩套在头上,将两手臂张开,以肚皮为面部、以头上竹箩为帽子、以手臂为辨子的“矮人”形象即塑造完成。姑娘则面罩竹衣片、头戴斗笠、腰系稻草裙,模拟田间的“稻草人”。“矮人”主要舞蹈动作有“翘腿互斗”、“厥臀互撞”、“低头互顶”等,另外还通过呼吸变换控制肚皮,以丰富“矮人”的“面部”表情;“稻草人”则手拿竹篾拍击,配合“矮人”动作节奏哼唱当地民间小曲“马落禄扣鹫”。现场气氛欢快而活跃。
稻草舞只在每年正月属猪日举行“开年节”时跳。开年节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活动内容很多,先要全村集体向祖先敬贡食品,席地围餐。稻草舞是农民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转化为民间舞蹈的一中形式,稻草舞是农民之间一年的辛苦劳动相互之间的一中庆祝仪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感情,稻草舞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一年之中的矛盾和不愉快,缓解人们一年之中的疲劳心情。稻草舞还有祈祷的愿望,祈祷下一年的风调雨顺,祈祷下一年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