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朱白
2014年元月,读毕《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后,又读了《今天》第102期上的赵志明两篇小说,那种跌宕的感觉得以延续。这是读者的乐事,在你惊喜之后还有延伸和未来的期待,没有比这更对得起读者的事了。
同时,也看到微博上一则关于《今天》杂志这期小说的讨论,大概意思是北岛对于作者感到陌生,问王安忆,后者的回答看不下去。
我觉得这就太好了,是好上再叠加一层好的意思。任何对审美有点洁癖的人都会觉得,一个你在审美上否定的人对你喜欢的东西进行否定,这当然是一件对自己审美双重确认的事。譬如,我刚刚在听Fushitsusha(不失者)的新专辑,倘若这时候一个平时听凤凰传奇的家伙跑出来跟说,哎呀,Fushitsusha太好听了,我一定觉得恶心,或者对自己的审美产生淡淡的怀疑也说不定,难说进而还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加腻烦和逆反的心理。
王安忆正是写作和阅读审美双重被自己否定的人,从她《我爱比尔》之后的不多被我看到的那些创作,从她公开表达的对库切的阅读和感受(王安忆曾在某研讨会公开表示,她不明白为什么库切现在所有的故事,无论政治的还是社会的,全都把最终意义归结到性。她还发出质疑:“性本身究竟具有多少资源,有多少含义在里面,我是怀疑的,我们是否给予了太多附加的东西?人应该有很多别的材料可以挖掘,为什么大家都要盯着这个材料?”),当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她的“看不下去”一来表达自己的一以贯之的审美障碍,二来作为专家、长者和资深小说家,表达了一种高高在上且懒得在审美领域有所突破的情趣,三来则是肯定我自己的审美趣味。
所以,我会觉得赵志明的小说无意中排斥了这种冒牌文学前辈是件好事,甚至作为商品来说,这部小说集也不需要再找什么名人名家出来搞个所谓的点拨和评语之类的玩意了,那不但自损,也无助于这种如此优质的小说集传播——它应该给在审美上有趋同、在阅读能力上有初级能力的人看和传播。
毫无疑问,《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这部短篇小说集,是在一种汉语文学整体拙劣寒酸的气氛下,出现的真正卓尔不群的作品。这部小说集内含十四篇小说,几乎都是作者赵志明十年前的创作,其出版亦算是读者“辨认”出来的结果,此前作者的两本电子书在豆瓣上架,均得到了高人气高分的对待,其中《还钱的故事》在豆瓣阅读虚构类排行榜长期占据首位。
在离奇魔幻甚至有鬼怪出现的故事中,也是在乡间凡庸的生活场景中,赵志明不动声色地写肉身的死,也写你我随时可以感知到的那些悲剧,在一轮又一轮的生活轮回面前,在那些精致而又显得发散的魔幻情节面前,在琐碎的血缘关系和自身生理疼痛面前,那些生生死死的人间往事有一种摆脱尘世历史束缚的洒脱感。十四篇中短篇小说,归纳起来可以说它有一个关于“死”的主题,但作者不是声嘶力竭地写死的悲壮或者伤痛,而是更多地描写死后的活人的情景或与死相伴时的故事。这是一种对现实忍无可忍的写作,但却剔除了多余的愤怒和不安,带着一种气定神闲地与之互视、互玩的类似心态,平静而又离奇魔幻地将这块土地上的一种常态极端逼真地写了出来。
《我们都是长痔疮的人》写了三兄弟前后患上痔疮的故事,他们在父亲死后的日子里,被象征着磨难与疼痛的痔疮折磨着。大哥、二哥相继离开,家中只剩下“我”和母亲,唯独没有离开的是每个人肛门幽深之处的那个随时可能爆发一下的痔疮患疾。哥嫂以及嫂子与母亲的片段生活场景展示,也成了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幽深却时常会显露出来的那个痔疮,它要疼痛你的神经,它要控制你的排泄功能,它要干璇你的生活节奏,是的,痔疮就如同你的一个具有神圣使命的器官,甚至切割都无济于事。
赵志明在这篇小说中,也充分展现了自己诗人的特色,他将自己垂手便可得的诗意随意穿插在小说的叙述中,在故事情节的角落中,都有他一次次诗意的展现。
另一篇堪称杰作的小说《钓鱼》,讲述了一个委婉得可以让人阅读时产生爱情、美食、奇景等等美好幻念的故事,在钓鱼的行为中,读者看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种子真正意义上的在中国长出果实后的模样,而不是早先那种拙劣的抄袭和致敬般地咬上三口,然后嘴一抹说自己刚才根本没吃过这块肥肉。赵志明无需动摇和隐瞒魔幻现实主义对自己小说的影响,那应该是一个全体人类意义上的珍宝和资源,谁有本事谁拿来使用。但不是你用了你就可以说拥有了,更非拙劣地用了还要试图更拙劣地掩饰,乃至发明更多的五迷三道的词来形容自己和达到撇清的目的。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集,无需所谓名家说上两句不着四六的话,它已经足够精致和绝佳,这一点势必会在以后越来越显现出来。
我不能隐瞒自己是赵志明多年朋友的这一事实,但这不是我非要写这篇评论的理由。在目前这种世道下,最不缺少的就是肉麻和谄媚的互相抬轿行为,甚至拉来几个所谓重量级师兄文友为自己的新书新片站台吆喝,也越来越成了顺理成章的宣传学要领。可是,时间会验证诸多事物的真伪和优劣,大多只能充当一种吵闹声音的东西,势必会被人遗忘和唾弃。甚至我为赵志明的小说喊上一声好,也不是基于这个被埋没多年的小说家终于有一部什么处女作问世之类的俗事高兴,而仅仅因为这部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太好了,被漠视、孤独不重要,写得好才是唯一要义。倘若说评论者真的有为作家和读者穿针引线的作用的话,那么我想,必须要将这样一部好的作品向大家推荐。
我甚至都觉得即便这么一部重要的小说集问世了,对于闲散自然且日常里犹如儿童一般的赵志明来说,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是他多么豁达和宽大,而是他根本没把这些诸如出版、好评、论断等等放在心里,更不会像冯小刚那样跟影评人势不两立地搞搞论战,赵志明对此的兴趣正如他写那些顺达通畅的小说,在别人眼里是技术专研、技艺磨练,可他都是顺其自然一挥而就的。
赵志明:《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