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颐妈
本周,小颐妈参加了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的取证考试,感触颇多。除了学习中的收获外,考试中的试题也完全透露出了家庭教育中问题的多样性,每一道主观题都是家庭问题的典型体现。所以,小颐妈决定在本周的更新中,直接放上此次考试的部分主观题问题及小颐妈的回答。供大家借鉴。
问:孩子不想选择去重点高中,愿意在职高中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就读。该不该由着孩子的性子,让他做主呢?
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
1、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权利对自己学习、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相反,父母是没有权利去为孩子的人生做主的。
2、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明确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是一件好事。父母反而应该担心孩子随了主流却一点自我的想法都没有。
3、与孩子平等地讨论他选择喜欢专业的原因。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角度帮助孩子进行梳理:确定志向、环境评估、群体认知、自我剖析、选择职业方向和职业路线,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执行与反馈。
4、如果孩子的职业方向与他单纯喜欢的专业不一致,可以建议孩子以职业方向为主,把单纯喜欢的专业培养成兴趣爱好,帮助自己未来有更多的选择。
5、最终我们还是要以孩子的选择为先,不管是否与我们自己的预期一致,孩子一旦选择,我们就要尽力去帮助他实现他的理想,尤其是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开发潜能、促进孩子积极行动。
问:现在社会上伤害孩子的因素很多,我们也不能老盯着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呢?
答: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
1、在教育环境上,父母要坚持对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护知识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在学校教育同样重视安全问题的今天,我们也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内容进行家庭生活化的践行。当然,还要注重其他环境因素,如邻里因素、亲友因素的影响等。
2、自我保护意识的背后包含了规则意识、是非意识等,因此父母需要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强调对孩子的规则教育、是非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分得清“可以”与“不可以”。
3、自我保护能力训练。父母可以采用编故事、看教育引导动画、游戏、模拟场景等一切可运用的方式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作为父母,我们自身也需要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中起到及时引导、灵活教育、逐渐渗透的作用。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为了检验孩子是否有抗诱拐的防范意识与能力,专门请了一位对孩子来说是陌生人的朋友,设计了相关环节,对孩子进行了模拟考验。
问:孩子大了,我们很怕孩子在异性交往中出现问题,老想了解和掌握他的行踪和秘密,孩子对此很愤怒,真不知如何做?
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
1、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我们害怕分离,他们依然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
2、父母的爱应该是未被自私所污染的,一切仅仅为满足父母的好奇心、掌控欲的行为都不是真正的爱。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反思我们希望了解孩子的行踪和秘密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3、我们首先要认可“异性交往”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对于我们担心的问题,我们要去客观分析原因,如果只是我们自己过多的焦虑,那么就要学会自己调整并放下。如果是孩子真的有出现某种负面情况的倾向,则我们需要与孩子及时沟通。有效沟通的策略有:回归当下、表明态度、寻找需求、提升能力、制定计划。
4、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她愿意与父母沟通、求助,这才是我们真正参与孩子的生活、全面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
问:我们夫妻常因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吵架,甚至闹到要离婚。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化解这个矛盾?
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
1、明白好的夫妻关系/亲密关系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因为观念不同导致亲密关系反而出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提醒自己思考初衷并反思亲密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找到深层次的原因远比只是表面吵架要重要得多。
2、客观看待分歧本身的意义,有弊也有利。处理得好就是促进,因此要不断反思自己,修炼自己,多学习,与良师益友多讨论,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人士帮助,逐渐提升自我的认知高度,永远保持“拥抱变化”的心态,不要一味觉得只有自己的方法是科学的,事实上也许别人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
3、要客观看清自己孩子的需求,孩子作为父母教育理念的被影响者,实际上也是一个最客观的反馈者。跟着孩子真正的需求走,避免父母双方人为的主观。
4、原则性问题需要夫妻双方保持统一认知,如果因为各自家庭背景、价值观差异导致原则性问题的教育理念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我们还是要客观积极地看待离婚现象的出现。和平解决,不要让父母之间长期吵架的状态影响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