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闷得长蘑菇,阴了几天终于放晴,我们打算逛动物园当娱乐,缓解一下压抑了许久的心情。动物园是小孩爱去的地方,但是小孩未必只满足于看动物,于是周围还有游乐场,水上公园等设施,我们只买了动物园的门票,每人二十元。
小时候去动物园总是真真切切,那时候设施不健全,玻璃门,铁丝网倒有些欲盖弥彰的意思,动物们上窜下跳,很有野性和生机。七八岁的时候看大象吃桃,游人们隔得老远丢些水果给大象吃,它用长长的,灵敏如蜗牛触须般的鼻子卷起水果,抖了抖灰尘送进象口,自然天真的模样像不谙世事的婴儿,引了一群人围观,我坐在爸爸的脖子上,看得入迷。
相册里至今还经常看见的一张动物照片,是和一只绿衣猴子的合照,猴子黑黑的,大而凸的嘴上有密密的皱纹,它的手很凉,搭在我的肩上,照片里的我皱着眉头,好像很怕它。
今天去的动物园不大,且多处维修,游人三三两两,都要戴口罩。
进门后我们先看了凶猛的食肉动物,隔着玻璃窗,它们只是仰着肚皮晒正午的阳光,一动不动,游客们觉得不划算:“我们都没睡觉来看你,你们怎么还睡觉呢?”一个小姑娘愤愤走开了。但是动物也有天性,并不像人类时刻讨好别人博取关注,吃饱喝足晒太阳睡觉也没什么不合理。
一路走过又看了许多动物,长颈鹿,黑天鹅,鹤都有长长的脖子,这类动物的观赏价值比较高,性格温顺,很招人喜欢。长颈鹿是食草动物,四肢瘦长,不善于奔跑,小小的头,犄角短小,它们不吃树上的枝叶,而是吃游客递送的树叶(二十元一次),游客矮,长颈鹿高,还要弯下脖子,伸出舌头把树叶卷过来吃,不饿时它们在一旁休息,饿了就去游客手里吃叶子。
黑天鹅,白天鹅我都很喜欢,波光粼粼,它们有节奏地划拉着两只脚掌,昂着脖子游弋着,羽毛像抹了一层油似的有光泽。
它们很爱家,有体型大的天鹅把幼崽放在自己宽厚的背上,幼崽像坐着航船一般观光湖面,大天鹅时不时回头啄啄幼崽,一片其乐融融。
鸟雀类的动物都关在网眼密集的笼子里,只能透过一个小小的洞眼看。羽毛颜色绚丽得像打翻了的调色盘,蓝的像蓝宝石,白的像大海翻腾的白沫,黄的像最明亮的火焰,它们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常常偏着头用喙修理,像照镜子梳发的美人。美中不足是它们并不鸣叫,去深山时听见一两声鸟啼便觉禅意无穷,在这里一丁点都没听见,引以为憾。
类似“动物世界”的场景是两只黑熊打架,一只大一只小,小的打不过大的,一直用短腿反抗着,大的充分利用体重优势,一脚踩在它的肚子上,但过一会小的不反抗了,大的也不打它,只是各自走着。
它们应该是好朋友。
逛到傍晚,太阳渐渐柔和了,万兽归林,阳光移到树梢,大多是热带植物,叶大,厚,深绿,四季不凋,花只有月季,花朵硕大,深红,淡粉,白色都有,一个老爷爷举着相机在花圃里拍了很久。
动物有意思吗?有,但动物园里的动物我并不太喜欢看,动物失去了兽性就只是观赏品而已,像蛇类,龟类这些动物,看得我打瞌睡,还不如看动物神话。
人们耳熟能详的动物故事以及对动物固有的一些印象,在动物园里已经完全销声匿迹,或者说退化。老虎不再凶狠威武,狮子不会咆哮山林,羚羊不再飞渡奔跑,还有其他动物,不在森林里生活,或多或少都失去了灵气。
物是如此,人更不可以被奴役,宁愿选择在大草原上奔跑至死,也不愿意接受施舍的温饱。角逐,斗争,才是有血有肉,引人向往而为之痴迷的“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