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是一名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福布斯》杂志总编辑斯蒂夫.福布斯尊称他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当代“自由至上主义者”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他的思想,就是崇尚自由经济主义,认为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是能自动调节的,无需政府干预和介入,为此,他通过整本书来批判凯恩斯主义,来纠正普通大众的认识谬误,最后提出“目前,我们的真正出路在于,趁目前的各种措施造成的伤害还没有达到不可收拾之前,公共政策干预经济的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为何大众有认识谬误?黑兹利特认为: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而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就是一个谬误。
书中,黑兹利特提出了“坏的经济学家”和“好的经济学家”,两者差别在于:前者只顾及眼前所见的利弊得失,而后者则看的更长远;前者只观察经济政策提案中的行动产生的直接结果,后者还会考虑更长远的间接结果;前者只关注某项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已经产生或者即将产生的影响,后者还会去探究政策对所有群体产生的影响。因此,黑兹利特将这堂《一课经济学》归纳为: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这让我想到了克里斯坦森在《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提出的“边际思维”和“完全成本理论”,想到了扁鹊和其兄“孰最善为医”的故事,想到了我们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四万亿”计划……
来看看黑兹利特在书中的提到的经济谬误和分析。
1、破窗谬论。打碎一面窗,能创造需求,能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更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作者分析认为,窗的主人损失的钱,原本是准备去买西装的,现在买不成了,那不是牺牲了西装的收入吗?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最为冥顽不化,现在特别盛行。
2、战祸之福。战争后经济迅猛发展,好像总需求增加了,但实质是: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改变了工业结构。
3、 公共建筑工程与税收。民众对政府投资抱有的信任很持久很有影响力,坚信它能包治经济百病,能拉动经济,能解决失业问题。其实,政府即将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块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弥补。因赋税而损失的工作是看不见的,那些无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无法提供的服务也是看不见的。另外,推动某项工程,不过是就业机会发生了转移,在公共项目中,每制造一个就业机会,就必定会破坏掉一个用于私人领域的就业机会。因此,所谓“私人建造不起来”的伟大建设,实际上正是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即利用从民间征来的税收来筹集建造工程的资本(即使是发行的国债,也是需要靠征税偿还)。
书中还举了许多类似的例子,黑兹利特做了详尽的分析。比如:1)收实质是制造了失业问题,因为税负抑制了民间生产和就业;2)府信贷扭曲生产,因为政府涉足贷款业,就是要向那些从私营机构借不到钱的人提供资金,政府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冒险,这样做的净效果是减少了当地所能创造的财富,因为可用的实体资本没有交给效率更高的、值得信赖的人,而是落到了低效率的借款人手中。3)技术进步提升了就业,这需要长远看才能得出此结论,勒德主义者专注在当期而兴起破坏机器的行动。4)盲目崇拜充分就业是本末倒置,经济进步的首要原则是:追求生产最大化!这样,充分就业就成为其必要的副产品。5)关税实质保护了本国的落后技术和落后生产效率。6)价格管制、支持某产业、最低工资、工会组织、抨击储蓄……人们对这些都存在谬误,可用破窗谬论去分析和认识。
但市场的确存在某些失灵的时候,这时需要某些外力介入。再说,如果纯粹靠市场自我调节,那么要政府干嘛?政府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
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让我们从多面、从更远时间、从全体角度去看待问题。尤其,在目前经济大背景下,这本书更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