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了一家线上售卖电影票的公司(后文称其为 W 公司)面试,面试官说公司在做新的尝试,希望用户在 app 内除了购票还能产生其他的行为,以增加使用时长和留存率。我心想,这真的不是产品经理们刷存在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吗?
W 公司除了卖票,他们也布局更上游的产业投资电影。这是一个有逻辑的业务延伸,通过在线售票掌控着出票的口子,上对发行方有话语权,下对院线有控制力。然而,这些业务和产品经理的交集有限,且在购票的用户体验已无更多优化的时候,他们开始想其他的办法,按照传统互联网的思路。
这个时候,产品经理和公司的目标已经不一致了。公司的目标是赚更多的钱,而产品经理是希望有更多的用户花更长的时间用自己的产品(不是从提升交易数据的层面去思考的)。张小龙说他希望用户用完微信之后就离开,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微信上,我不知道张小龙先生是不是在开玩笑,但是对卖电影票的 W 公司绝对适用。用户最初在网上购票的初衷是因为能节约时间,方便,还有点小优惠,而 W 公司的产品经理想做的却是让用户更多地停留在 app 内。也许每个 app 的产品经理都有一个「千万用户,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半小时」的梦想,但这不应该是每个 app 要努力的方向。
这几年,一个产品需求就能满足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创业公司变得越来越重线下,以业务为导向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产品经理还活在工具类 app 盛行的时代,仍然以 app 的各项基本数据作为判断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指标,甚至不愿意面对一个事实:很多业务已经不需要 app 这个沉重的载体了。曾经的豆瓣电影,已经积累了数年的电影数据、影评内容,却还是被更强的线下团队和更大的资本市场淹没了。这个时候,产品只要能保证基本的流程不要太差,业务能跑起来就可以了,拼用户体验已经不灵了。
曾经的产品驱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更重业务的公司里,产品经理开始转为辅助业务、实现需求的角色。互联网思维的妖风也渐渐平静了,商业又恢复了它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