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会记得泥土动画片《玛丽与马克思》中,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庆幸,年轻的时候看到此片给予我警示;此刻未到30岁的我,不想步之后尘,还是早点清醒一些好!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要求自家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总是要我们成为普世观点那种众人认可的标准,如一个成功乖孩子的标准是:成绩好且听话;长到后又有另一个普世的成功标准:房子、票子、车子、孩子;不仅如此,在不同的领域亦有不同的成功标准。恰恰很多时候,我们处在那种身边的人几乎都符合所谓标准要求的环境里,唯独自己烂泥扶不上墙,于是总怨怨自艾。记得之前工作的地方,有个同事特别能聊,怎么说呢,也许对于安静的人来说,她算是是个话唠;但对于领导来说,这个人能说会道,是个好手;有次跟领导一起吃饭,同事在饭桌上侃侃而谈,引得领导颇为欢心,还要求我和另一个同事,向她学习。不料我跟另一个同事异口同声道:“本性如此”,我想那次是我对自我的第一次肯定。
以前的我总想成为标准里的那些人,诸如能说会道、很会待人接物、很受人欢迎、成为别人眼中很厉害的那种人。可事实上,我并不是,我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内向、不会说话、不会来事、不能在领导面前很好表现自己、不太懂得如何劝人总之在人际方面不是很擅长的人。因此,总觉得拥有这些不足那是不对的,必须得改正。总以为自己这样不好,我应该符合上级对我的期望,我应该努力的去达到普世的标准。我要成功,要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就必须要能说会道,必须要很会来事,必须要在领导面前很能说,甚至要做到能让他们笑。然后,在每次尝试之后发现真的很难,就好像要去除自己身上原有的肤色换取另一张与体质不和的肤色一样痛苦。因此,每次遇到这种事的时候总是诚惶诚恐。然后每次看到身边的那些所谓的能说会道的人,所谓的很受欢迎的人,所谓的少女杀手的人,我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
这样过了很多年,每次有这种心理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差劲,就变得很没信心。但好在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我总喜欢去探索自己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不喜欢自己处于痛苦的状态。我发现教育真的很重要,中国家庭里的传统教育,把别人捧为至尊来贬低自己,往往会产生很多悲剧性的结果。对于我自己的父母,他们也是很少在自己孩子自信、自力这些品质培养方面下功夫。(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济不宽裕,父母的焦点全在如何克服经济困难。我的室友甚至因为穷打算以后结婚连孩子都不想要。对于我自己来说,很多人真的是被金钱迷惑了双眼。这个世界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不要让金钱阻碍了你的双眼,挡住了探索世界的步伐)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困惑,会不开心。很有可能是小时候接受的那种思想跟现实生活不对等,因而产生很多的不平衡。
每个人的本性,既有先天的基因影响也有后天的环境影响,有的人的家庭氛围很民主,那么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在各种环境下能更好的表达自我。而处于那种专制的家庭,孩子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达,长大以后会变得谨慎和保守,在人群中不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
可能我是属于后者偏多。虽然曾也一度的很讨厌那样的自己,可是到了现在的时刻,也许是年龄长了,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和狭隘,懂得任何事物的两面性。也学会了对于同一种事物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比如,说自己不能说会道,其实是因为爱思考胜于爱说废话;说自己不擅长人际,其实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攻于人际,而喜欢攻于事务,即喜欢处理事务而不喜欢周旋于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虽然说人际关系很重要。可是,事实上,人际关系并不取决于一切。做个比喻,我觉得我们身上的这些个性特点就像自己的孩子,优点是好孩子,缺点是淘气的孩子,当我们责怪自己孩子淘气时,其实错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不懂得管理,正因为你管理的不好,孩子才会淘气;就像婴儿饿的时候会哭一样。所以,懂得管理自己身上的个性特点也是一门学问。另外,所谓的优缺点都是相对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用心管理就都能在这个广袤的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让其发光发亮。所以,当我在看到朋友圈里一个同事对另一个同事的赞美时,我的心里迅速的冒出一个新声音来反抗我以前的那个保守声音,如果以前那个保守的声音是:我要成为她那样的人,那么现在的这个新声音就是:不,我要成为我自己。
是的,我要成为我自己,即使是不完美,我也只想做这个不完美但真实且让我快乐的自己啊。
说到底,其实人各有命,是学也学不来的;还是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