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转行到金融企业,再转行到传统中医,人生的跨度虽不算大也算不小了。非常庆幸自己在经历了跌岩起伏后能遇见中医,遇见"道",让我站在生命的高度重新思考教育。
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强调施教者的榜样作用;育,强调受教者善的本性的绽放。
各个时代的名人均站在各自的时代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的边上》一书说道:"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遇见中医、遇见上古智慧后,我一直力图站在生命的高度重新思考教育的本源,并力求简而言之。
去年11月,我回母校位育中学参加75周年校庆,看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校名典故时,我似乎悟到了什么。
《礼记·中庸》开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生命禀承天地之气而生,俱足天地之能量,即称“天性"。《易经》云:“元者,善之长也。"天性为善,纯阳如太阳。生命有其自身的成长轨迹,但是后天的力量如乌云般遮住太阳,影响其遵循天性而行,使其偏离自身的轨道,这就需要及时纠偏或修行,修正偏离轨道的行为,这就是"教"。简单地说:"教”就是呵护天性,拨云见日。
养身、养心、养性是呵护生命的三个次第,王凤仪先生把它们划分为10%、30%和60%的三个比重。“致中和”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即养性,也即控制管理好情绪。喜怒悲恐思的情绪不表现出来为"中",表现出来但不过为"和"。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生长自然茂盛,何况人哉。简单来讲,孩子的"天地"是父母,"育"就是"天地位焉",即父母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除了做父母,还包括做子女、做兄弟姐妹、做夫妻、做领导、做下属和做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
所以,看似孩子的教育,实则是父母的自我学习和再成长,故相对于"童蒙",题名为"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