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有一种普遍的假设: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情,决定我们的行为,如果要改变行为,就必须改变认知和思想。
一个学生成绩不好,老师和家长会说:你学习态度不行!
一位员工业绩不行,老板和领导会说:你工作态度不行!
于是,这些人就会疯狂的反思,发誓死磕自己的态度,以为只要态度端正了,事情就会引刃而解。结果,很多人都会再次听到“你的态度有问题”的批评,最终,破罐子破摔放弃努力。
所有的烟民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会继续抽烟呢?
所有的酒鬼都知道“醉酒伤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过量饮酒?
你也知道自律是好的,你也想变得自律,为什么没能坚持自律呢?
心理学有一个“道理伪善”的实验,试验者会面对两个任务,一个好的、一个坏的。采访时,很多人都说把坏的留给自己,好的留给其他人。结果,80%的人选择了好的任务。最终说明:通过人的态度无法预测人的行为。
如果人们并不按自己所说认为的来做,对于试图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的努力,常常以失败告终。因此,“提升认知、端正态度,就可以改变行为”的想法行不通。所以,知道自律的好处,并不会对自律有直接帮助,文章开头说的假设也是不存在的。
如何让自己变得自律呢?
直接说自律比较空泛,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而且,自律包含很多方面,就拿我感受最深的早起晚睡来说。
有的朋友是早上8、9点钟起床,晚上睡觉前,看过一篇“早睡早起”的鸡汤文,发誓明天早上6点起床;于是,放下手机,关灯睡觉。我敢保证,这一腔热血,会在第二天的困意中分崩离析。
想做到睡眠自律,需要了解下面三个内容,包含了实操和概念认知:
1、最小意志力
2、延长截止时间
3、习惯自助模式
一、最小意志力
消耗最小的意志力代表着最小目标量,日常是8点苏醒,可以尝试第二天7点55醒来。我相信,做到这一点会比较容易,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同时,还需要开始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检测情绪对此变化的反应。
如何检测?
每天用文字记录你的主管感受,如有烦躁情绪出现,一方面勉励自己,另一方面再缩小目标,比如提前1分钟起床。如果长时间情绪都没有波动,就尝试稍微增加难度,比如第二天7点50起床,直到进入习惯自助模式。
按照此步骤,反复测试,起床的时间就会逐渐提前,而且,你并不会感到痛苦。
二、延长截止时间
很多人都知道“21天养成习惯”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对的。此概念引自医学上“病人适应新器官需要21天”观察结果,对习惯养成来说只是概念化的表述,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根据习惯不同,养成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短的40多天,长的有100多天,时间差异比较大。所以,别过度相信“21天”理论,最多,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数值。很多人以为“坚持到了21天”,习惯就可以自动形成,结果往往是失败的,非常打击人的自信心,对习惯养成只有害处。
我认为:好习惯是值得一辈子的坚持。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好习惯,比如早睡早起,那就按照一辈子坚持。为了将目标具体化、便于实施,可以将目标分解,比如是N个“21天”,循环坚持去做,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早睡早起已经成为常态。
三、习惯自助模式
人的日常行为中,有70%源于习惯,这就是习惯自助模式。尤其是面对压力,人会更加不假思索的做习惯会做的事。
当你进入“早睡早起”的自助模式,利用早起的那些时间,去做其他需要养成的习惯。比如早起之后,我都会学习,“学习”这件事情也进入了习惯自助模式中。如果有一天,我早上没有看书,总会觉得不自在。无论多忙,早上起床之后,我都会自动进入学习的状态,雷打不动。
总结:当下,“执行无能”是当代很多人的通病,很多人把解决办法寄托于“态度”,几乎都是失败收场。如果想自律,需要改变,却不是态度,而是对改变规律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