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淅沥的小雨好像下的没有昨夜那么大了,然而过往车辆带起的雨水感觉还是那么厚重,
于是,这样的秋天早晨显得比平常更加有湿气。
昨晚和朋友约了饭,回家路上先生告诉我今天早上要开会必须6点20出门,让我多睡会不必做早餐和午餐给他,我翻了脸。
原因是:我并不想让他堂食。
因为这样,好几次我们都没有说到一块去。
前些日子,他们单位餐厅装修,餐基本都是流动式。从咸阳做好开车送过来,来往路上时间久,先不说质量问题,最基本的保温也不是太好。
听他说,有次同事们集体食物中毒。
“天呐,以后能在家做绝对不吃堂食。”
这是我在心里默默发下的誓言。
于是,就有他觉得辛苦让我多休息,觉得整天油腻的厨房锅灶让我尽量少的接触,可我最多说的一句话是“那就去吃食堂吧,反正那么多人都吃食堂。”
他说“你咋光知道走极端”
“咋走了?你说”
于是,一场最不应该有的拌嘴就出现了。
好几次,都这样。
就不能好好说话嘛?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写的是一个家庭有多美好,大多都来自餐桌上。
女人都喜欢追求仪式感,最简单的就是每天做好一顿美食,拍照发圈,然后没事还和朋友一起讨论哪个菜好做,哪个菜怎么做快...... 尤其是那种把自己亲手经营的小幸福拿出来给别人欣赏更让人快乐。
可男人不会,他们最多觉得好麻烦。
还不如实实在在大吃一顿,然后一边吃一边玩着手机,末了问句谁洗碗?
或者吃饭间隙说不完的电话,看不完的微信.....处理不完的文件,这样子的家庭氛围真的让人汗颜。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管多忙也会在吃饭时候放下手中繁琐的工作专心陪老婆孩子一起用餐,可我们做一件简单的工作难道比奥巴马还忙吗?
舒服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浪漫的气氛有种莫名的欣慰,所以每顿饭不要求大鱼大肉,越简单越幸福。
先生这会已经快到单位了。
装好中餐的时候,他一边捣鼓着餐桌一边喊着“媳妇,拍照吧”卡卡两张,和往常一样留下了幸福。
我有很多次问他,我这习惯是不是有病,要改改。他嘿嘿一笑,两个字“哪有”要不就是“谁说的?”
其实,他真的是开心的,每天中午微波炉加热的时候免不了同事们的一通羡慕。
而这种开心远远大于我本身。
身边朋友也逐渐开始一样用这种仪式感去迎接每一天,他们也需要记录这种小幸福。每每忘记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没发圈,私底下几个小伙伴还特意发消息问“今天美食呢?是不是没好好做?”“偷懒了,偷懒了”然后看见的是偷笑的表情。
这种传递的仪式感,
他们开心也远远大于我本身。
久而久之,做饭,发圈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也有人不懂“一大早做饭累不累,还不如多睡几分钟.....”“厨房这种地方油腻的跟啥一样,我担心对皮肤不好,现在化妆品多贵啊?”
巴拉巴拉一堆,有人还私信我“取关了,因为每天都让人羡慕嫉妒的生活.....”哦买嘎,我如何回答。
罢了,
生活是自己的,想怎么过都是自己说了算。
我从起初的仪式感变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让人心生愉快。
以前翻译英语的时候,同学翻译的汉语大概是“房间都已经如此黑暗,你还要为它拉上窗帘”原句我忘记了,但这句话很有道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已经如此不悦人心,还要自己添堵多累。
何不跟随内心的声音,把生活过得有模有样,追求仪式感,并把这种仪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话是别人说,事情自己做。
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