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故宫》这样的恢弘视角和视听效果,也没有《加油男孩》这样的粉丝基础,虽然一开始能在央视平台播出,但也反响平平,完全没有溅起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水花。
虽然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没有成为热门话题,但不妨碍这部纪录片在网络上依然获得了几百万的点击量和豆瓣9.3分的好评。
《我在故宫修文物》据说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打造,前期调查花了5年、项目资料写了10万字,一直等到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时候,摄制组才有机会进驻。总计跟拍了4个月,后期制作又花了6个月,最后剪成了三集:
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修复;
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修复;
第三集主要是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与其它纪录片的对比,《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大的特点在于“接地气”,用专业一点的词汇来说叫“有温度”:以往的纪录片可能更加侧重于高冷的纯干货输出,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的更多是普通的日常。
这使得原本定位在“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纪录片,一下子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甚至变成了故宫文保科技部的招聘宣传片,来感受下这丧心病狂的弹幕:
如果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无疑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的特殊职业,与一般的职业不同,宫墙外面已经斗转星移,宫墙里面却还是千百年前的模样:
随便碰上一只猫就是当年宫廷御猫的后代,在空无一人的大殿前转悠也就是以前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连出去串个门说的话也是“来,咱们去寿康宫走一趟”。
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老师傅从十几岁就开始做学徒,真正在故宫里工作了一辈子。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的宣传语叫“择一事,终一生”,如果一辈子真的只能做一件事,那修复文物无疑是人生最有意义、也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没有一代一代的文物修复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就不可能亲眼看到那些稀世珍宝的风采了。
在这部纪录片出来之前,我们想象中的文物修复人员,都是留着白胡子、穿着长马褂、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形象。实际上,玩吉他、种菜、打杏子、调侃古画上的人物长得像某个明星,才是这些大师们的日常。
虽然文物修复讲究用古法“修旧如旧”,高科技在这一职业中的运用也很普遍:谷歌眼镜被用来拍摄修复视频,化学成分分析仪被用来探测染料的成分,高清晰度的大型扫描仪更是可以将名画扫描存档。
格物致知 - 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
“格物致知”是第二集中的核心思想,历史上最有名的格物致知人物当属王阳明: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片中每一位老师都强调,文物修复不仅仅是在修复一个物品,更是在与千年前这件文物的创作者(以及后来的修复者)在对话。
木器组屈峰老师的原话: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不仅是传承文化的手工匠人,更是创造历史的Masters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官方英文译名是“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在我看来,这些人不仅仅是在传承文化,更是在创造新的历史。
有了这些人的存在,让历史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上的遥远想象,而是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就拿书画修复来举例,纸张这种脆弱又会分解的材质,如果没有修复和临摹,用不了几百年,这些书画就会自动降解、灰飞烟灭。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传世经典,更是一代代不知名的匠人留下的艺术品。很多书画的摹本,后来也变成了文物,最有名的当属《兰亭序》的冯承素摹本了。
看后续采访的时候说,这部片子在一开始播放的时候连成本都没有赚回来,幸亏现在的网络发达,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这样一部好的作品、了解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
虽然可能在叙事手法和拍摄结构上还有待提高,但既能激起观众的兴趣、又能展现出有深度的内容,《我在故宫修文物》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