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即能保持对社会环境的兴趣,又能保持个体的独立性,找到这个平衡点,就可以保持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并且对社会做出贡献罢,这个平衡或许是每个人都渴望达成的状态。
不过,与其想要找到这个平衡,不如先搞清楚,你想如何过好这一生?这其中的障碍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去克服这些障碍?如果你自己克服不了,你是否能够寻求到方法和别人的帮助?跟着这本书,我们来寻找答案。
第一章 我们对于意义的追寻
1、经验并非成功或失败之母。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生命意义不取决于环境,而取决于我们给环境的意义。这个,决定了我们。
2、被娇惯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社会的毒瘤。在工作上,他们会伪装自己,表现出“谄媚”的姿态,表里不一,私底下一有机会就损害他人的利益。他们不懂合作,无法跟他人合作完成某件事情。如果周围人对他不热情,他便视别人为自己的敌人,百般攻击。当所有人都与之相悖时,他不会觉得自己存在问题,而会觉得:所有人都背叛我,与我对着干,对不起我。
3、被忽视的孩子,思维中没有关心和合作的概念,因为这些对他们是如此陌生。所以在成年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懂得去求助于人。而如果别人不主动提供帮助,他们便会觉得世界对其是冷漠的,自己是受漠视的。他们不懂得博取他们的帮助和尊敬。“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首先要学会帮助他人”在他的认知里是行不通的。
4、事实上,情感因素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角色胜过任何的生活经验。孩子出生后,母亲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信赖自己,进而新人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母亲在这点上没有做好,孩子在后续发展中便很难对外界产生信赖和兴趣。一个人对外在的兴趣是需要培养和联系的,如果得不到培养,则很难展现出来。
5、总结一下,身体残缺、被过度娇惯和被人忽视的儿童是最容易形成错误认知信念的。有过这些经历的儿童大多需要在外在他人的帮助来纠正其错误的生命观。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改变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的。
第二章 心灵和身体
1、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
2、情绪的心智模式如同生活方式一样固定。比如,胆怯的人永远胆怯,尽管他们会在弱小的人面前表现地盛气凌人,在别人保护的情况下表现得勇敢无畏,但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恐惧感。
3、他的负罪感可以让他感觉自己比其他人更诚实,可以让他获得优越感,所以,他会一直带着负罪感生活下去。
4、如前所述, 人在四到五岁间就建立起了精神和身体的整体联系。在六岁之前,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形,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方式以及情绪的基调都已经固定。这些在以后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他必须得先抛弃童年早期形成的观念认知。
5、个人的行为很重要。它能表现出个人打算从环境中获得哪一种印象及准备如何运用他的经验。因此,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6、身体的缺陷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但这些障碍不是不能克服的。如果一个人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事实上,有些有身体缺陷的孩子最终所取得的成就远大于健全的孩子。
7、据一位德国社会学家的研究发现:有大量罪犯是来自于以压抑犯罪为职业的家庭,比如法官、警察、狱警的家庭。调查发现,教师的孩子往往学习并不优秀,医生的孩子常常产生精神的问题。
8、一个人的心智模式、生活态度会对其身体产生持续的影响。
9、个体心理学是为了了解一个人的合作能力的缺失程度。
---------------------------------------------------------------
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创始人。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改造或者可以说是反对的基础上,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发发展有重要影响。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外小镇,家境富裕,家庭六个孩子,排名老三,他的父亲是经营谷物的犹太商人,他在成年后取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最初的眼神医生,转攻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方向,最终自成一派——阿德勒学派。
追求优越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但是追求优越却往往会有两种结果的体现,一种是激励人取得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里产生积极的成长;另一种是会因为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形成“自尊情结”,对社会失去兴趣。
他提出影响人的成长有三个要素,遗传、环境和创造能力。其中,创造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它与其他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才能突破人生障碍。同时,一个人有无社会兴趣,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社会意义的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生活意义的大小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所以,本书前两章里,强调社会兴趣的形成与早期父母间的相互作用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并同时,对影响社会兴趣的几个儿童时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过分娇惯和受到忽视,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让孩子步入社会后失去社会能力。
个人很喜欢阿德勒从社会角度对个体提出要求,并要求自我实现的基础是融入社会和合作精神,并能将一些个体现象追溯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解释。我们的认知或者理念偏差很容易导致我们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这也会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原始理念,最后进入一个不断强化的闭环,很难打破,这也是为什么习惯很难改变的重要原因。毕竟观念决定行动,行动积累形成习惯。
想起谈话类节目《奇葩说》的创办者马东说过的一句话,当你走进一个新的环境之前,你对接下来环境和人的看法,已经基本能够决定接下来人们与你的互动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如果向新的环境呈现出你的本来状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里所谓的不完美,大概就是超越自卑罢),向人们投射喜欢和善意,当你的投射被接受和反馈,你被接纳和融入的可能性才会最大。
可以说,个体心理学,不管时代怎么变迁,都还在用一条基本规律诠释着当下的现象,即一个个体的成功,离不开外界的影响,我们对外界的态度、观念和兴趣,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路是走得更顺畅还是更坎坷。这点或许跟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LeBo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的作品《乌合之众》有着某种程度的冲突,比如乌合之众里提到只要由5个人以上形成的决策团体进行的决策,不管个体的能力和智商多高,最终得到的都会是效果平平的决策结果,而个体的突出贡献,却往往会取得科技、人文、科学领域的突破和进步。
不过,这或许就是某些学科之间的偏向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演变,它们都无法一直保持一个毫无漏洞与瑕疵的理想状态,正是这种不完美,才为后人提供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理论的空间,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在今天站得足够高看得更加远,所以,汲取古人之精华,于自己及他人有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