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颐和园》。特别震撼。我想跟谁说点什么的,我必须要说点什么。然而这部电影连个豆瓣条目都没有。我无从分享我的震撼。我的朋友们听了我的评价,也说不出些什么。这其实正常的。她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即使之后去看了,大概也会因为我的评价先入为主,觉得它没有那么好看了。
我看了传说中的七万字影评。我没有看完七万字,我大概看了一万字吧。这个影评大意是说,电影里所谓追求爱情,其实是追求自由,余虹和周伟的关系隐喻那代人和祖国的关系。这些其实没啥,但是后面作者把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都做了解读,都和历史做了对应,我觉得就有些过了。事情就是这样的。有些人从爱情中看出政治,也有些人从政治中看出爱情。
在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二天早上,上班的路上,我开始单曲循环郝蕾的《氧气》。我想分享这份情绪来着,但是我没有敢分享《氧气》这首歌——如果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的话。于是我分享了郝蕾的另一首歌。很遗憾,我只分享出了一部分我的情绪。在我点单曲循环之前,我以为网易云音乐会播完这首之后自动播放郝蕾的下一首歌。我觉得也可以。于是我接着听下去。结果我听到了郭采洁的一首不知什么歌。她的声音让我一下子想到耳帝对于这些女演员唱歌的评价。其实把郭采洁归为女演员好像是不对的,她好像是歌手出身,而且据说唱的还不错。不过不管怎样,这里耳帝的评价是适用于她的,这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这不是说她天真少女感什么的,而是她明明是成人,却要捏着嗓子唱歌,用假装的小女孩的声音伪装自己,谄媚地取悦她想取悦的人,可能是所有人。
而郝蕾不同,余虹也不同。她们自在地生活着。不是真正地自在,而是试图自在地生活着。她们付出的努力卑微而渺小,她们所有能做的,大概只有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而已。但是她们始终顺从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把它埋藏起来。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我非常羡慕的姑娘,长的很好看,人缘极好,成绩常年稳坐全班第一。因为经常引用伍尔夫等等一干我们不认识的作家,作文也常常被当作范文朗读。她有次在博客里写道,希望成为朱诺那样的人。于是我怀着膜拜的心情看了这部电影。电影看完,我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之中。她到底在羡慕她什么呢?在几年之后,我才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当时的我之所以没有被朱诺所打动,大概是因为,我那时候已经是朱诺那样的人了。
也是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我向来都是我行我素的。我不理解优等生们对于自己的隐忍和克制。也许是这个原因,她们才会成绩优秀,又为大家所喜欢。可能对于她们来说,拒绝其他女生一同上厕所的邀请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的我在其他人的眼中,应该是冷漠又古怪的。当然,现在的我不仅没有变得世俗,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余虹冒着大雨到了段奕宏的家,拿着她的日记对段奕宏说,我想你看看我的日记。段奕宏说,这是你日记,我不能看,我看你日记干什么。他其实不懂。于是余虹只好开始吻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懂。余虹说,这是最简单的让她的男孩子们了解她的善良的方式。我能理解她。无论是之前那个行为,还是之后的那个。因为我曾经无数次地——在烧的红火的篝火旁边,在什么都看不见的草原的晚上,在望不到路尽头的高速上,在玻璃窗边喝完一口咖啡后——无数次地想问,你想看看吗。
但是没有人想看的吧。所以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这是不是就是余虹所说的:“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平时你寸步难行。”在面对自己这件事情上,她已经远远走在了那些男性的前面——无论是她,或者跳楼而死的李缇,她们都走在了前面。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的爱情炽热而鲜明,男性角色却是冷静而迷茫。那些男孩子们,他们不想写,也不想看。他们只是为了她而着迷,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这部电影给我指出了另外一条路。我像余虹那样活着,却又没有像她那样活着。我仍是活在生活中的人。上星期舞蹈课时,我看见镜子里的我跳舞的样子。我才知道我是压抑的。我以为我不是,我以为我是个很不怕别人看法的人了。我其实渴望像老师那样热烈奔放地跳。我知道只学出动作是不够的,但是我并没有走的更远了。所以我才知道我其实是怕的。当我看了那么多我想成为的人,又看了我自己之后,我就知道了。我只是在有些方向上多走了一步。我得走的更远才行。
余虹说,人其实是愿意死的。我看不到我的未来,当时我曾经设想过我的一千种死法。在我拿了驾照之后,这些死法大概又有所增加。我想,既然已经开到了两百迈,那么死一下也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