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指开放性媒介的内容由其用户贡献生成。由其中较为专业的内容生产用户,衍生出了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的概念。
1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更是为信息提供了高机动、低成本的载体。
视觉在人类接受的信息的来源中占了80%,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而阅读的本质是交流。其中,刷朋友圈是与熟人的社交。阅读各类资讯则是与社会的交互。传统新闻里有一个「持续发酵」的说法,即新闻事件在社会公众中不断引发的,关于话题的交流互动。接受信息从来不是为了资讯本身。
十年前,我每天打开门户网站,就可以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而现在,我花时间在知乎上,看完各式人群对于热点事件的讨论,再打开网易新闻看官方正式的说法,最后打开zaker,看我订阅的话题有了哪些新资讯。
移动互联网兴起,信息传递的方式变了,接受内容的渠道和方式也变了。
「引爆点」一书曾经专门讲过人群中的信息传递模式: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和人并非完全平等的。少数人特别热情、特别专业或者拥有特别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大部分普通人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或者在非常局限的小范围内传递信息,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十年前,我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作家、门户网站采编、专栏编辑。而今天,更多的是社会各个角落的,各式各样的人。他们通过各种平台不断产生的内容传递到我的终端,这其中的媒介不再是专业编辑,而是普罗大众的选择,在微博上是转发和评论,在知乎上,是赞同。
2
我开始关注知乎是在12年初,当时的首页信息推送是以话题为中心的。比如我关注了「产品经理」和「美食」这两个话题,我的首页上就出现这些话题下的问题动态。千百人的规模,针对观点的讨论论点明确、论据翔实。那时的知乎让我误以为只要通过内容运营和新人引导,绝对高质量的内容社区的存在是可能的。
直到12年8月,知乎进行了改版。(这里借用知乎@黄海均前辈的图来表示改版前后的首页Feed,橘色部分被删去,蓝色部分中的二、三归入一)首页的动态推动由用户关注的人来决定。当时首页feed 信噪比已经很低了,很多人为了自己和提问的曝光,会在话题下添加各种低质量问题。
知乎此次改版几乎舍弃了之前来源于Quora的,对于「人、问题、话题三个不同对象进行关注」的模式,只保留了对人的关注在Feed 里。由于迟迟没有进一步对问题和话题间结构进行有效改版,今天的知乎已经和早期有了很大不同,与其说它「沦为」百度知道,不如说越来越像没有140字限制的「新浪微博」,从产品底层来支持个性化并满足社交需求。用户选择关注对象,对自己的信息流进行定制。此时,用户数量进一步增长,UGC机制在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的同时,也改变了知乎的社区生态。点赞机制迎合了大众需求,却也将知乎的「高端内容」与互联网繁杂信息流的界限擦淡了。
早期用户抱怨社区生态,诉求一个氛围友好的交流平台,以满足交流的需求和输出内容获得的成就感。而从各处涌入的新用户为抖机灵、讲段子的答案贡献了太多的赞同,同时问题变水,受欢迎的答案不再总是论点充分论据翔实,评论变水甚至出现恶语相向。矛盾出现,继而一系列早期用户退出社区,知乎上线「用户友善度」评价机制......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草根专家」脱颖而出,作为PGC中的P成为新一批主导话语权的人。「知乎周刊」以及「盐」系列电子书的发行,为这些从大众中挖掘出的优质内容找到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商机。
3
UGC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生产的低成本,而知乎通过电子书及知乎日报、周刊等形式,主动对外推广PGC内容。这很像沙里淘金的过程。
英国《卫报》10年的BP石油泄露报道引来了一流海洋生物学家,他们直接在文章评论系统里辩论最佳解决方案。也许这十年间,无论是之前的作家、网站编辑,还是现在各个平台上作为UGC创作主力的U,从来没变过。UGC机制更高效地把他们筛选出来,为他们提供关注和流量。对于没有高质量输出能力的大众,UGC社区则更多是便捷可定制的信息获取渠道。
而UGC社区今后的盈利模式,也可能是基于专家生产的内容,刺激大众进行内容消费。与其说普通大众代表的U,在社区中主要承担着创作者,不如说是消费者的角色。他们的内容往往在沙里淘金的过程中随水流消逝了,而由内容驱动的消费行为,才是UGC模式中这些人最大的价值。
(写在最后:这是我最近关于UGC的内容总结和个人想法。管中窥豹,更多是个人笔记的性质。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