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观诗会……屈原故里甚是热闹。
全国人民对端午恐怕是最近几年才渐渐地熟悉起来。因为,端午节大家可以多放一天假。
那么,什么是端午节呢?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三峡秭归屈原故里,所有端午民俗都与屈原有关。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现在演变为赛龙舟。
有个渔夫拿出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现在演变为吃粽子。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现在演变为喝雄黄酒。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09年,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3年9月,文化部明确指定,“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是唯一的全国性端午节文化节庆活动。
所以,这个端午我们就格外地忙。
我忙,主要是忙于划龙舟。龙舟,以前划过,那是游玩式地划。
而这次,是为了赛龙舟。可以说,划龙舟和赛龙舟是天壤之别。
划龙舟,不讲技巧、不讲速度、不管节奏,慢悠悠地划,无所谓。
赛龙舟,就必须认真地学习专业划法,尽管是业余选手。
因为,比赛就会排名次,就会有观众观看。排名最后不要紧,要紧的是比别人太差就不好意思了,毕竟岸上还有那么多人看着,天空还有无人机在虎视眈眈地记录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网上去了。
真是,人在做,天在看。
所以,我们认真地训练了三天,从拿桨、入水、划、起等动作,一个一个地规范,一个一个地练习,一次又一次地冲刺训练。
三天的训练,两天的游江招魂彩排,两天的正式比赛。可以说,第一天感觉很累,第二天身上感觉很疼,第三天感觉很疲惫,第四天就没感觉了,后面就觉得越来越爽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明显感到我们划船的进步,一方面是龙舟速度的进步,另一方面是身体适应能力的进步。
人,一旦运动起来了,就会常常觉得特别爽。
不过龙舟赛,并没有成为一项季节性经常运动,仍然是少数人的专利。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今天,其实龙舟赛或者划龙舟,是可以认真开发利用的,让其成为游客的旅游体验。
第一,是水上龙舟。屈原故里徐家冲港湾,三面环水,山水相依,紧邻大坝,风景优美,可以与三亚亚龙湾一绝雄雌。5A级景区三峡大坝隔江而望、5A级景区屈原故里紧邻其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果把港湾开发成水上乐园,绝对可以火起来。
但是,目前仅仅是端午节在此举办个龙舟赛。就算是龙舟赛,外地游客也只是观赏而已,很难有机会参与其中,很难过把赛龙舟的瘾。
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可以说是守着金山银水受穷。
第二,是旱龙舟。记得前年屈原故里端午节,因为徐家冲港湾正在兴建山水廊道,所以采取了划旱龙舟。非常有意思,也非常适合大众玩儿。
一是不用担心会不会水,只要有块平地就可以划。二是不用担心季节。毕竟水上龙舟只能在夏天玩儿,其余时间水上太冷,衣服弄湿后,也不太好。三是不用担心年龄。水上龙舟,小孩子单独玩儿就不太可能,而旱龙舟,大人小孩皆宜。
旱龙舟,还具有非常大的复制性和推广性,因为他不受水域的限制。即使没有江河湖海,也可以建设龙舟馆。
复制,是商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
第三,是水上的系列活动。旅游,早已从车上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家睡觉的观看模式转变为参与式、体验式旅游了。
比如,前几年去三亚,其实消费最多的还是参与其中的旅游项目。在大亚湾骑哈水上摩托,去蜈支洲岛潜海潜水,等等,潜水又拉动水下拍照、拍视频留念一系列消费。
而且,只有参与其中,才能玩得时间更长,呆的时间长才能带动餐饮、酒店等发展。
端午比年大,发挥好端午的引领作用,屈原故里的人民才能真正从中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