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看见》第六章节《沉默在尖叫》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描写了她们去女子监狱采访的内容,那些女子都是因为反抗家暴而杀害丈夫,最终入狱的,刑期都是死缓、无期,有的已经被执行了死刑。
而这些女子忍受家暴都是好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当她们决意反抗的一霎那,更多的是因为丈夫要去伤害孩子、或者她的家人,而不是因为对她们自身的伤害。
看到这里觉得心里很难受,我们中国的女子大部分都具有“隐忍”的性格,这也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灌输给女子的思想。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这是古人为妇女立的道德标准,是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三从,就是男权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小的时候要听从父亲的话,长大嫁人了要服从丈夫,丈夫死了,还是没有自主权,要服从自己的儿子。女子不可以有自己思想、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生活的一切,乃至一辈子都是围绕着身边的男人转。
至今,这些思想余孽仍旧存在,所以,在众多的家庭中,女人仍然是依附于男人存在的,结婚了,不工作了,就围着家庭转吧,男人给你钱花,你就得听他的,就得卑躬屈膝。而一些内心自卑的男人,则趁机在这种状态下不停地抬高了自己,放大了自己的自负,外面受了气怎么办?回家打老婆出气啊。工资不如别人怎么办?回家打老婆出气啊。所有在外面找不到自信的人,回到家都会选择一个出气口,来释放自己内心压抑的郁闷,于是邪火就发到老婆身上了。
而女人的想法是什么?男人在外面那么辛苦那么累了,回到家对自己人发发脾气也没什么,可以原谅。家暴严重的呢?男人事后一道歉,女人就心软原谅了他,想着再怎么他都是孩子的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不原谅,还能怎么样?
我觉得,家暴现象背后透露出来的,更多是人性的卑劣和恶的一面,从男人这方面来说,家暴的男人,大多是自卑的,他们有的是小时候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有的是在某件事上受到挫折。于是,通过家暴,找到控制的感觉,找回自信。从女人这边来说,忍受家暴,大多是因为自身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在家里就没有话语权,只有隐忍,来获得生活的资金支持。
总而言之,不管社会怎样进步,家暴,好像是永远不能消除的一个现象。对于家暴,我们能做的,只有擦亮眼睛、认清对象,如果遭遇了家暴,也要先让自己经济独立,才有底气脱离那个环境。
作者简介:我是认真的果冻,一点小清新,一点小文艺,外加一点小污心。随心看世界,随手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