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之【乐】是对象还是本质——《王财贵65文集》导读

各位会心联盟的伙伴大家好,我是方哲萱。今天是我们系列课的第四课,主题是“乐学之乐是对象还是本质”。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学海无涯苦做舟”,但孔子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么学习到底是苦的还是乐的?希望借由今天的主题探讨明白。

王财贵教授于2006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曾发布“全民读经,论语一百”的倡议,他认为,起码有一半中国人,应当把论语读一百遍,2008年王教授在北京正式成立读经教育推广中心,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大学生“论语一百”冬夏令营。在历届的论语一百结营仪式上,王教授都会做一场主题演讲,本次导读的就是2011年“论语一百”夏令营的主题演讲,题目只有一个字“乐”,这延续了2010年“学”字的主题。

在这场演讲中,王教授先讲了读经的态度和方法。然后解释了这两届演讲的主题——一部《论语》,从何讲起呢,就从头讲吧,所以去年讲了《论语》的第一个字,“学”。学字是很重要的,它既是基础,又贯穿整个人生学问的历程,今年要讲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字,这个字是也相当难讲,因为它是读书做人最后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乐”!

《论语》学而第一篇,朱子注解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所以这一篇很重要。而第一篇的第一章,一般认为是孔子教育的核心思想,那么第一章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包含两个观念,一个是“学”,一个是“习”,以学为主,习是附带于学的。因此整部《论语》的重点,可以聚焦在“学”。

接下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分成三小段,每一小段都针对一个人生情况,都呈现一种人生境界。但总体讲,归结为“悦乐”。

一般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两句的理解,都看重在“学”和“习”,认为如果“学”和“习”了,则必定能“悦”。现在,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从“悦”返回去,去省察“学”和“习”是否做对了。如果我们的学习不能产生喜悦,那应该不是孔子心目中的学习的内容,或者不是孔子所用的学习方法了。假如不是孔子的学习内容跟方法,你的所学就不是圣贤之道了。你若用圣贤的方法学圣贤之内容,应该是可喜可悦的。

悦乐是心灵的一种感受,是高明的情境,甚至是人生最后的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是最高的境界。不过,虽然乐是最高最后的境界,但是对于初学者,也应该了解这个传统。一般人对儒家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艰苦奋斗、颠沛流离的印象。但孔门其实有另一种学问,一层工夫,称为“悦乐之学”。这种悦乐之学为后世儒者所重视,所继承,称为“悦乐传统”。

北宋程明道、程伊川兄弟年轻时,曾去拜访周濂溪。周濂溪的生命非常畅达舒坦,学问境界很高,生活雅致坦然,往往有悦乐之情的流露。比如他有句诗说:“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来了,窗外的草都长高了,但是他不去除草,有人问其故,他说“与自家生意一般”。生意,就是万物的生生不息之意。在那看似杂乱无序的绿油油中,他默默地感受到一片生机盎然。周濂溪也喜欢看鸡雏,刚刚孵出来的小鸡,鹅黄鹅黄的,温润温润的,非常可爱,看着它,令人感受到一股生机充满的气息。周濂溪就从这万物生生不息的现象来观照出一种天地的气象,这种气象跟自己的活泼的心灵是应和的,所以说跟自家的生意一般,这就是所谓的“观天地生物气象”。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一种境界,彷佛内在的心灵,直通于天道,令人感到生命的深厚充实,有一种饱满笃定的温馨感,很安详,又很活泼,总之,是一种深度的幸福。

二程兄弟去拜访他的时候,周濂溪就教他们做一种工夫,叫做“寻孔颜乐处”——去追寻,体贴孔子跟颜回的生命情操,看他们乐在什么地方?一般人看孔子,会想到他“在陈绝粮”,有人讥讽他“如丧家之犬”,或者好一些,认为他“君子固穷”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知其不可而为”,是在困苦中任重道远的形象。提到颜回呢,马上想到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又想到颜回早死,好像是一个很悲切的生命。但是周濂溪却叫程氏兄弟去寻觅“孔颜乐处”,到底孔子和颜回的生命特质是苦呢?还是乐呢?

论语有一章,“哀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认为自己的为人是,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还有一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简单的饭菜,枕着手臂睡觉,快乐就在其中了。这两章是孔子自己讲他的乐。

至于颜回的乐在哪里呢?就在刚才那一章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你应该再读下去: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才是这一章的重点,这叫“孔颜乐处”!

孔颜乐处从何而来呢?古人常以“安贫乐道”来形容一个有道者,好像说一个有道者一定要过穷苦的生活,或过穷苦生活的人才能合乎道,其实是错误的了解。乐道不乐道,不在乎贫穷不贫穷。“安贫乐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有道者,即使在困苦的生活中,依然心安理得乐在其中。因为他乐的是道,是道本身,至于现实的或富贵或贫贱,是可以不计的。

王教授认为,许多人认为成为儒家,注定一辈子要过贫贱的生活,只有在贫贱中才能表现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显出儒家的可贵。尤其有人认为儒家就是不追求富贵的学派,甚至儒家是反对富贵的,因此有人怪罪中国经济不发达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信儒家。这是错误的理解。

中华民族从秦汉以来,一直到明朝末年,都是信儒家的,而中国的经济实力,两千多年,都保持全世界领先的地位。只有到了清朝后期,中国经济才渐渐落后,那是渐渐远离儒家的时代,到了民国以后的这一百年来,把儒家彻底打倒,反倒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儒家的学问,孔颜的传统,并没有叫你穷,而是教我们处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无忧无惧,儒家希望你是一个永远不被环境打败的勇者。

我们不止要赞赏孔颜悦乐的生命,我们还要追寻他们所以悦乐的原因。程伊川说颜回“以求至于圣人之道为好为乐”,我们如果说颜回所乐的是“道”,似乎也不错。但是伊川又说:“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矣。”因为如果说乐的是道,那乐的心和那心所乐的对象还有距离,还要立个心要去乐那个道,这便不是真乐,而是说他本心就是乐,因为本心就是道。

依照王阳明的说法,乐不是面对一个对象,而是生命的本质,假如你不乐,你就违背了本心。我们一般人为人处事常有烦闷、忧愁,孔子说“仁者不忧”,依照孔子的标准,你有烦闷、忧愁,你当下就是一个不仁的人了。每个人都应该好好体认这一个深刻的意义,人的心本来应该是乐的,因为人的心本来就是天地之心,你的心本来就是广大、高明的,“不烦不忧”,是消极地说;正面地说,便是“悦乐”。

我们进一步要知道,这一种学问是不可以随便说的。因为如果把它看得太简单了,本体的体认不深,工夫的层次不到,你就自以为在悦乐中,恐怕会流于肤浅的享乐主义。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乐的依据和来源,倘若没有那个基础,你的悦乐不是真正的悦乐。

因此,王教授又提及一个字——“诚”。诚意的诚。古人说“未能动人,皆因诚意不够”,假如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所障碍、不快乐,那要反回来想想是否自己的诚意不够。诚意足够时,不仅自己心安理得,而能够自得其乐,而且还能够打动别人,带给人间幸福温暖。但现实中,能够自得其乐且带给人间温暖的人是极少的。这当然不容易,不过,只要诚意一够,尽你最大的努力,就是“尽义而后知命”。你尽了你的道义,虽然不能随时的称心如意,但是悦乐不见得就随之消失。因为作为主体,你尽义不尽义,是自己能把握的,而外在现实是否如意,是有命的,天地的事不能做尽,所以你的忧患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孟子既说“乐以终身”,也说“忧以终身”,一个君子的忧患是终身的忧患,一刻不能够离开忧患,你要明明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那是永远做不完的工夫;你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永远做不完的事业,这叫“忧以终身”。

但是呢,你靠着诚意每往前尽一步你的义,你的命就退后一步,于是义刚好跟你的命相贴合,这叫做“尽义知命”

《中庸》说君子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所以君子“无入而不自得”,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乐以终身”。这个乐便不是肤浅的幼稚的快乐,它背后有一种非常深沉的忧患意识,但这个忧患是天地的不足,不是人生的不足。《易经》说天地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时天地的化育反而有赖人类的参赞,使它更尽善尽美,当人能参赞天地化育的时候,你与天地的造化可以相互地契合,这个时候就是你与天地同在,这个时候你一方面受到天地的限制,一方面你在协助天地的造化。这时人的心量是广大的,心体是光明的,这个时候,心灵所感受到的悦乐是很庄严的,叫做“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这也就是《易经》既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又说“夫乾……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德行恒简以知阻”。从天地之化看,乾坤的创造,是非常简易直捷的;从人生之道看,只要你诚恳,直道而行,你一生为人处事就可以不忧不惧,然而,障碍艰困又随时都在。

一方面知道简易,直道而行;一方面又知道危险阻碍,困难重重。为人就可以真正地坦荡大方,明快舒朗。当遇到险阻艰难的时候,你才能够面对着艰难而运转艰难,而不会怨天尤人,改节易行。所谓“君子坦荡荡”,这才是真正的有内涵的悦乐。

好,现在大家应该都已经清楚我们在开头提出的问题,学习到底是苦的还是乐的?首先关乎于所学为何,学的目的是什么?假设所学合乎道义,学的目的也合乎道义,那么随时面对艰苦,随时又可以保持悦乐。这是一种境界,我们做教育时,只要父母和老师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学生就会跟随而乐学。这套课程上线以来,也有不少听众提出困惑自己的各种问题,我想,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只关乎心念。假如明白了今天所讲的“尽义而后知命”,“忧以终身,乐以终身”,那么,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所谓的“从理无碍,而达至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是方哲萱,期待下次课再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802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09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8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5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5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0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5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6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6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2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