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11日在西安化书成课的2天学习,至今仍觉得像是两天狂热的线下趴。从来没有这样的派对,连续10个小时各种感官轮番被调动,大脑神经兴奋得无法自拔。当震撼逐渐退去,我才终于能够以学习者、提炼者和优化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两天的课程。虽艰难但却好似探险,好奇与未知让我有了复盘的勇气和决心。
说到复盘,是指先设置一个目标,然后根据实际结果寻找目标和结果之间的差距。通过差距查找原因,得到收获。通过化书成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什么是建构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了解“建构主义”,也没有预设目标,所以这里也谈不上复盘,就让我围绕建构主义谈谈我的收获、感悟和行动吧。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从小到大都认为这是为人师长的不二使命。而建构主义教学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结果。正如王阳明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建构主义教学,不仅强调老师的教和传,更强调的是基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原来这是一项伟大的创新。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打破常规的建构主义,它新在哪里吧。
一、内容变问题:脱颖而出,是套路的准备,更是反复的打磨。
怎样把内容变成问题呢?就是首先把你想讲课的内容罗列、筛选出来,重新排序和配置权重,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干瘪枯燥的问题、平铺直叙的问句,传统陈旧的表达,这些既无法引起兴趣,也丝毫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该怎么办呢?是的,就是互动。提问、抢答、讨论、分享、游戏、案例、练习、使用道具......各种形式的互动轮番登场,让你不由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讲课!
既然互动,那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要想让课程脱颖而出,就要针对各种互动进行提前设计、提前模拟演练(对墙对镜子,当然有试听者更好)。多次练习和反复打磨的好处是,不仅让你熟能生巧,更能够让你发现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例如我在应用“五星教学法”的过程中,以为聚焦了问题(无序)、激活了旧知(混乱),并论证了新知(逻辑顺序)。可实际上,我在“知”上发生了偏差,“无序”和“逻辑顺序”实际是两个知识点,我没有掌握知识点甄别的要领,所以造成了分享时间的不够用。
与此同时,还反映了不够“克制”、缺乏“用户思维”的毛病。即讲课的人总是要把自己知道的尽可能地传授给学员,并且不考虑学员的真正所需。所以找到课程的重点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看似精彩效果,是提前设计+反复练习的结果。
二、授课变探讨:收放自如,是灵活的调整,更是刻意的练习。
有了互动,调动各种感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学员就能够理解知识点了吗?就能够记住各类干货了吗?并未见得。因为,有了能量的释放,还要有能量的反馈。即通过观察学员的眼神、表情、神态、交流、配合、行为等,时时收集他们的反馈,并对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而不是一条道跑到黑,执着地按照自己事先的准备走完流程。所以,这也是我在分享中,捉襟见肘、场面尴尬的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上述只是基于理论层面的描述,就是说,对于目前的我知道了要灵活机动,但是要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则要在观察-反馈-调整这个链条上反复迭代,需要天长日久的刻意练习。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只要有类似的场合和情境就可以运用这个链条模式进行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研讨真正收放自如。
三、答案变共识:循循善诱,是走心的引导,更是临场机敏的应对。
有问题就要有答案,然而答案再也不是卷子上的ABC,而是“一万个脑子”的火花!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答案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而对参与者的认可和肯定,可以快速点燃共鸣。知识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中被学员记住了。
但是,问题总是会有不聚焦的时候,回答也总是有跑偏的时候,而这时引导就尤为重要。怎样通过引导一步步获得答案,而不是生硬的告知,需要走心和技巧。当遇到刁钻古怪的学员问题,更需要临场的随机应变。而这一切都是授课者智慧的体现和经验的累积。
与第二点相同,我喜欢批评性地看待问题。即在肯定各种方法、技术的同时,也要看到掌握这些方法技术的难点以及需要的锤炼。
到这里我可以说,看似精彩绝伦的课堂呈现和氛围,实际是一只叫“建构主义”的看不见的手在规划和指挥,有内涵、有方法,有步骤、有技巧。看似简单,但却是满满的崭新的套路,唯有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真正能够让我们学以致用。
正是基于此,我要在大好的春光里立下自己化书成课的flag:
1、3月18日前 完成笔记整理、复盘感悟;
2、3月-4月 完成授课计划书和课件编写
3、5月10日 完成课件分享
最后,也到了我总结套路的时候了,2天的学习和反思是为了能够进行长久的应用。就让我用我的套路完结这次好奇与未知的复盘之旅吧:学习理论-深入思考-转变思维-刻意练习-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