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第一次对“北京”有个模糊的概念是在我七岁那年。
那一年,我即将步入小学大门。由于年龄的问题(实岁不足七岁),我被那所小学拒之门外。母亲很着急,甚至急出了眼泪。那时候恰逢父亲去北京务工,母亲没有手机,她只能拿着家里的座机一遍又一遍地给远在北京的父亲打电话,远在北京的父亲一没钱二没人脉,他也急得不行。后来,父亲不得不为了我离开北京回到我们的小县城,他找到了一个在检察院工作的熟识叔叔,大概是开了一些介绍信类的证明。最终,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小学,后来父亲也没再去过北京。那时候父亲跟我说啊,北京很大很大,他还在北京故宫看到了毛爷爷的“水晶棺”。他要我好好念书,以后去北京读大学。
那时候,“北京”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远到父亲不得不为了我辗转回家。
记忆里第二次对北京有所向往是高一那年。
那年,班上的每个人心里几乎都有一所心之所向的大学,我也不例外。那时候,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的数理化实在是渣得很,相反,我的语文和英语一直都不错。我很喜欢看书,各种各样的文学类书籍和杂志,同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标准理科男,他常常跟我开玩笑:你以后去中国传媒大学,做“传媒大师”好了。他不在意的玩笑话却被我认认真真装进了心里。从此以后,“中国传媒大学”六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即便是在永远无法理解的数理化题海里挣扎的时候,我也没有忘记过这六个字;即便是知道我没有那个实力和运气,我也没有放弃过这六个字。发呆的时候,我想象着在这所大学里和我喜欢的男孩子一起为了未来努力奋斗的样子;做不出题的时候,我想象着站在这所大学的校门口认真微笑的样子;烦躁的时候,我打开书本的某一页,悄悄地、轻轻地写下“中国传媒大学”六个字,心里竟然就能平静许多。那时候呀,就像是怀揣着一个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秘密,我也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年少的梦想。
那时候,我只知道,北京藏着我的大学梦,那里很美,美到我魂牵梦绕。
后来,我没能去到我想去的大学,北京也真的成了我不能说的秘密。
直到高考毕业近两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去了北京,去到那个遥远的、藏着我年少的梦的地方,寻觅着我梦中的北京。
来北京更多的应该是一腔热血。室友一直都想去看看北京的胡同,她喜欢老北京特有的文化风情。而我,也带着对北京感怀的好奇和向往,义无反顾地开启了我们的北京之旅。
我想起翩翩的《永远热泪盈眶》里的一段话:没钱的时候,我们说,等有钱了我们就上路;有钱了我们又说,等有时间了就上路;有钱又有时间了,我们又说,放不下现在的工作、家人,怕失业、怕疏远、怕返归时的艰难;没钱没时间了,我们又抱怨。周而复始,变成了一个读不懂自己的人。
年轻有一个好处就是: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想去的地方别犹豫,想见的人别害羞,想买的东西别舍不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意义吧。
在北京的三天,经历了很多,走过了很多地方,也看过了很多别致的风景。
第一天在夜晚九点的公交车上,看着疲惫的人们和车窗外北京的夜色,回想着一天稀里糊涂差点被骗的经历,我打开手机的便签,敲下了这样一段话:接近这座城市的感觉是那样亲切而遥远。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很强,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它有些不善意。想想今天经历的种种,就像是做了一场疲惫着微笑的梦,是这座城市带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它不美,却让人足够清醒。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第二天,两个人,两辆小黄车,没有目的地,穿越人海。我们路过了人山人海的北京大学,路过了同样堵得水泄不通的清华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里自由穿梭,一路经过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而北京的大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楼、气派、广阔。
后来,我们穿过一条条小街小道,到了“烟袋斜街”,它有着好听的名字,却跟重庆的磁器口、武汉的户部巷没什么两样。这里早已演变成人山人海的美食一条街。我们走进了这里的“欲见”,在这里挑选一张张想要寄给好友的明信片,盖上这里特有的印章,写下一份真挚的情怀,留下一颗炙热的心。
第三天凌晨四点,我们睡眼惺忪地跑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帝都的四点,随处可见的是奔赴天安门的人和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举着两面小红旗的我们在人海中的第三排被挤得热燥,我们毅然选择离开人海,最后竟幸运地在广场的另一边隔着一条马路看到了完整版的、庄重的升旗仪式。那天早晨,我们从四点到六点,看到了帝都睡醒的全过程。
第三天晚上八点,启程离开。我们,也终于要跟北京说再见了。
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我在小本子上写下:此时此刻内心很激动,身边是最好的朋友,梦想是见一见北京的凌晨。
在离开北京的火车上,我在小本子上写下:有点舍不得离开。短暂而美好的旅程。再见,北京。
回来以后室友发了条感怀的说说: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时间和经费都是挤出来的......多出去走走吧,别让世界美得太寂寞。
我默默地上传了一些照片,看着每一张照片,我都能清清楚楚地在脑海里再现当时的场景。四月的北京啊,有老式自行车上红艳艳的糖葫芦和老爷爷小推车上的现做现卖的驴打滚,也有比想象中的要可爱的鸟巢和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的水立方;有香喷喷的土豆煎饼果子和热腾腾的豆浆,也有人潮汹涌的万里长城;有酥脆的油条油饼和汤鲜汁浓的牛肉面,也有高楼林立的街头......
我想起北京的“后海”,挨家挨户连着的酒吧里,有弹着吉他的歌手低吟浅唱着民谣,也有激昂热烈的乐队敲打着一首首摇滚的歌;路边街道人声鼎沸,小湖上有人坐着小游船悠闲地喝茶聊天。我们俩一人一根羊肉串,站在湖边感怀着生活的美好。
我想起在北京我们一起去逛街的夜晚,我粗心大意地把手机落在一家老北京布鞋的店里,差点心如死灰,幸运的是,有不离不弃的室友和好心的店老板。那时候是真的感动,感动于这份情谊的真诚和友爱,感动于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友善。
我想起戴着斗笠的黑人夫妇那可爱的样子,我想起北京街头随处可见、恪尽职守的兵哥哥,我想起长城上和我们合影的外国父子,我还想起胡同里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老奶奶。
原来这就是北京啊,我寻觅着的、梦里的、四月的北京。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18岁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还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还在惋惜青春,感叹没有做几件疯狂的事情;19岁的时候,开始学会观察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小情绪,棱角分明,敏感而脆弱;20岁的时候,你想成为一个温和平静的人,修炼自己的心性,写下了“你已亭亭,无惧风雨”的期许;21岁的开始,你想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坚持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距离梦想越来越近。
而如今,二十几岁的我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北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遥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它很大,很高,却并不是遥不可及。去北京也并不是要证明什么,最重要的是身边的人和情怀。或许以后还会去北京,那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当下的这份情怀,却是不可复制的。多年以后,当我们为谋生奔波劳碌的时候,是否还记得自己也曾经以梦为马,一腔热血走天涯?
北京的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忙。大家都很忙,忙着追逐明天,炫耀今天,重复昨天。但是这座城市,充满了理想的味道。卡尔维诺在他的书里说: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相比起无处驻足,泛滥于每个人潜意识里的随遇而安更加令人害怕和恐慌。就像相比起漫无目的地生活,明知道正在与梦想背道而驰的路上却义无反顾地扑向前方盛大而舒适的平庸,更把人侵蚀得面目全非。
如今年华正好,春光正茂,去寻觅你梦中的北京吧,去感受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它独有的精神力量,别让来日方长耗尽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