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翻看照片,那段美好的行走又浮现在眼前。玉门关——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就是王之涣曾百般留恋的玉门关,一首《凉州词》,倾诉出他无限衷肠。未到玉门关之前,对它的了解仅止于此!
去年十月,满怀望穿秋水的渴盼,有幸目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情,于心底沉淀下一份念念不忘的怀想,一份割舍不下的牵肠。
还记得,那天艳阳高照,我们下车第一件事是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支着太阳伞企图阻隔略显刺眼的阳光,墨镜里“玉门关”三个字赫然醒目。便迫不及待地走在黄沙铺就的小路上,去触摸,去感受,去拥抱,去瞻仰……
黄沙漫天中,游人之多,仿佛当年出使西域的大队人马在浩浩荡荡中前行,颇有一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味。 隐隐中,似乎还能听到丝绸之路上那如梦似幻的驼铃声声。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风沙,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耸立在戈壁砂石岗,和着充满生机的沙生植物,蓝得像刚洗过的天空与辽阔的大漠,共同演绎着摄人心魄的壮美。
脚下的土地,在遥远的古代,不过是个关隘。西汉时西域的和田美玉,从这里进入中原,于是便有了“玉门关”这个美丽的名字。如今,眼前却只剩下被岁月无情风蚀的遗址,于百转千回之后,成为行行旅人睹物思史的别致景观,想必,谁经过,都是轻轻地喟叹吧。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独一无二的玉门, 带给人们依靠和安全,虽然春风不度,可那伟岸与挺拔的姿态,依然让人心生敬畏。在这个早已荒废的关隘中,除了淡淡的悲壮,还能感觉到的,便是它镇压四方的气势。荏苒时光后,那厚重的土墙内,是否还沉睡着当年将军征战的铁蹄之梦?或在某一片冰凉的夜色中,是否还有一丝细嫩的折柳为谁献上?遥想中小心翼翼地伸手触摸着关上的尘土,似乎触动的是一曲经久不蓑的历史乐章。羌笛、驼铃,马蹄声杂糅在一起,是欢乐?还是悲歌?
如今的黄沙贫瘠,当年,却可能是水汽氤氲,车水马龙的繁华。慨叹历史的苍桑变化,而今却只能凭吊。时值清明, 在这个触景伤情的夜晚,感怀无限,即使离开已久,依然惦念。不知今夜,玉门的上空是否有如练的白月光?已是三月,是否也有春风的眷顾捎来阵阵花香?是否也有踏踏的马蹄跋山涉水唤醒你干年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