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进化之路上的摸索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源于在看《人民的名义》时听到剧中的人提到,刚好在买书的时候看到它的名字,就顺带买了回来。其实,于个人而言,我对明史的感觉一直都不太好,好像那个时代之下一切都太过于压抑,让人又一种无所适从,透不过气的感觉。所以除了读书的时候必要的考试背诵,我好像很少涉猎那个时代的一切,包括制度,文化,思想,科技等等。

  这本书第一次成型的语言是英语版本,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作者是读书的时候因为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而进行的研究,之后才有了这样的成书。全书分为七章,讲述了那个年代七个重要的人物,包括万历皇帝朱翎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所有的这些人,要么身败,要么名裂,要么就身败名裂,滚滚历史长河,最后没有一个人是功德圆满的。对于书中提到的人物,我了解的来源要么就是教科书,要么就是电视剧,要么就是中国的古诗词,每次了解这样的内容,好像都是把看到的内容当成一个故事消化了。后来想想,前人之事,对于后人而言,都是故事,故人之事。只是不管是电视剧还是教科书,我们看到的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只看到了那些细微的章节,而当你真正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些人的功过,有时莫不有点伤感。毕竟现实总是比较残忍。

  公元1587年,中国历史上的明代万历十五年,历史上很普通的一年,或许就像我们现在过得日子一般普通,可是也就是那样一年发生的一些事,对后来的历史就成了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万历皇帝登基已经15年了;这一年,元辅张居正先生去世五周年;这一年,申时行先生已经作为首辅四年有半,他注意到在当时特殊的制度之下,人君与人臣务必互相迁就互相让步,倘若不是,双方都可能会采取消极的应对之策;这一年,建州酋长正在逐渐开拓疆土,吞并附近的部落;这一年,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任所与世长辞;这一年,按阴历算(阳历1588年1月17日,为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一代名将戚继光离开了人间;这一年,李贽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次年,他剃发为僧.......

  作者言:“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摘自《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末章结尾处

  明知道会很压抑,看完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压抑。就像作者所说的,这段历史以悲剧结束,此后的明朝急转之下,若干年后,那个在建州开疆拓土的酋长是为清太祖挥军南下,建立了清王朝,其实也是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一种缓冲,但依旧没有从根本上促成中国历史的转型。上述的诸多名人,在中国历史上自有他留下的一笔,只是当时的他们也是在摸索,他们中有些人用敏锐的嗅觉察觉到了变化,有的人也曾想通过变革改变现状,有的人试图用一己之力触动统治的根基,又有一些人试图从信仰上提出新的看法.......所有的这些,于哲学的观点来看,都是质变之前的量变,都是我们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必须要经历的,我们也懂得,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动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又包含了我们生活中一切,未能触动根基的变革结局都是失败的。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在位51年。年少却老成,看清了朝堂中所有问题所在,可是他没办法像他的先祖正德皇帝那么有魄力与当时的文官制度相抗衡。当他想做的很多事情都被驳回之后,当他生平的愿望都没法实现之后,当他明白文官之间的相互制衡没完没了之后,他选择了最消极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去理他们。当然一些重要的批示他还是有的,只是很多事情无形之中就那样耽搁了。或许后人会说,如果那个时候他励精图治,说不定历史会不一样。突然想起了高中历史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任何的变革都要流血的”,从古至今,和平过度的例子并不多。也许是他性格上问题,又或者他在位时间太久了,所以心累了。但是万历十五年以后的他,用现在的话说,是消极怠工。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顺风顺水,都会经历这些或那些的磨难,只是每个人选择面对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人又有他自己评判标准,外人说什么其实都没啥用,更何况是一朝天子。人在一份职业上待的时间久了肯定是有倦怠期出现,有些人选择用积极的方式去处理,有些人选择消极的方式去面对。

  犹记得,高中的历史课上在提到变革的时候有提到张居正的一笔,那时只记得课本对那次的改革评价是最终失败了,而且之后改革的成果都被取消了,一切回到解放前。如今从张居正的一生去看这个问题,失败尤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客观的因素和主观的因素。看到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突然想到了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用历史课本的话说,没有触及根本的变法注定是要失败的,留给后人的却也是一种学问。而像海瑞那般,在职为官之时一直恪守先人的教诲,想要营造一个纯粹的世界,用一人之力去与当时的当环境抗争,就像书中所说,人们佩服他的气节,但是之后人们提到他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评价。一个人的坚守,最终却还是没能唤起一群人的觉醒。所以,从古至今,但凡遗世独立者皆内心强大也。戚继光,作为明朝后期的抗倭英雄,在明朝重文轻武的环境之下可以建起了一支戚家军,看得出他的智慧。而李贽则是体现在文学思想这一块,他的行为在当时的人看来是荒谬的,但是其实他也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一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只是终究那时的中国,还是不具备孕育新思潮的土壤。

  我非当朝人,所以跳出了那个时代的背景,确实可以把那段历史看成了进化之路上的摸索。但是,如果身在当时的环境之下,这话可能就没办法说得那么轻松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有它各自的特点,每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不同的。生于太平年间的人有他那个时期的责任,生于变革时期的人也有他的牺牲。历史总是这般的曲折向前,于我们这些小人物,都只是车轮上的小锯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