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回忆

一个人衰老的标志是什么?是不经意间会回忆往事。那些年吃过的苦,走过的路终将在我们的生命里沉淀,是经历,更是成长。我们终究会感谢那些所谓的辛苦。

一一一题记






周末不放假,学校安排我们去家访,目标就是那些贫困户家庭的学生,一人负责跑两户。我分到的两个学生,一个在光明村,油泉一带,暑假曾经去过一次,是同事开车载着我们去的。山路蜿蜒,零星的几户人家散落在大山的角落,路途遥远,没有汽车是无法完成家访的;另一个在居湾,稍近一点,骑自行车大概需要十几分钟吧。本来还愁第一户怎么去呢,铃声响之前跑到教室,询问之后得知她们一家在移民小区住着,不由心生欢喜,终究不用担心那几十里路带着小洋宝该怎么去了。简单交代了几句,我就带着孩子前去家访了。


三居室的房子,做了简单的装修,客厅里没有沙发,屋子里摆放着一些杂物。也许是刚搬进去,也许是不常住,屋子显得有些凌乱和空荡。学生的父亲正在厨房忙活,塑料桶里是刚刚腌制好的咸菜,空气里都是鲜辣的香味,尤其是葱和蒜以及生姜的味道。厨房的案板上零散的摆了些厨具,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却没有烟火的气息,说是经常停水。她的母亲躺在床上,看情形是脚崴了。看到我来,那位父亲有点局促,孩子的母亲倒很随和,我们随便聊了聊,无外乎就是孩子的学习,家里的境况。走的时候他们还热情的给了宝贝新打的玉米糖和牛奶,本是不接的,再三推脱,最终还是盛情难却。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进移民安置房,我总以为他们住着一百多平的大房子,又是临近街道,交通便利孩子读书也方便,他们应该高兴,可是从始至终那位父亲都没有笑,孩子的母亲也感叹要不是为了孩子上学,住这里干啥呀!眼角眉梢是遮掩不住的的愁苦。也是,家里还种着地,每到农忙时节得赶几十里的路回家忙活,现在她受伤了,孩子的爸爸要照顾她,几个月都没出门了,什么都要花钱,怎能不愁!是的,他们是搬出了大山,可是土地的根却无法远离,那是我们农民最初也是最后赖以生存的。


我把孩子托付给关系很好的同事,离校之前小家伙都端着碗吃饭呢,也终于可以放心地和办公室的另一位老师一起骑自行车前去另一户学生家里,我俩家访的学生是近邻,所以同行。

我们骑着自行车,穿过学校门口的小村落,车子在柏油路上徐行。天色已近黄昏,虽说时令已经进入冬天,但到底是初冬,除了下霜的早晨寒气逼人,有些凌厉,这傍晚却是温和了许多,脚下用力在蹬,身上没有一丝寒冷,风吹在脸上有些许的凉意。路旁杨树的叶子落光了,光秃秃的树干直直的伸向天空,有几株垂柳随风轻摇,叶子黄中还泛着一抹青色。近处山坡上的树仿佛也变得稀疏了,树叶也几乎掉光了,只是偶尔还会看到那么一点干巴巴的绿色;田间地头,半坡的芦苇用干巴的身躯高举着棉絮一般的芦花,远远看去竟别有一番风味;最耀眼的莫过于山坡上、道路旁的柿子树了!今年的柿子丰收了,那些无人采摘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没了叶的遮挡,在蓝天的衬托下,它们反而像火一样惹眼。偶尔经过农家,青砖砌成的小花园里只有菊花,细细的,金灿灿的花瓣,虽是全开却少了许多生气,大概是这两天霜气太重的缘故吧!路程远也不远,只是不时有大货车或者小轿车从身旁疾驰而过,一步之遥的距离,让人不免心生寒意,好在进村的路上车辆较少,让人安心了不少。

终于找到学生的家了。这个学生家里盖着两层新楼,拐角带着两大间厨房,门窗看着挺新的,美中不足的是院子不够开阔。这应该是较早的那拨移民搬迁,政府扶贫,统一规划盖的房子。进了房门,家里却空荡荡的,随处摆放的农具和杂物更添了几许凌乱,沙发还是那种老式的,上面也胡乱放些东西,厚厚的灰尘更显出它的破败。

孩子的父亲下地劳动了,爷爷卧病在床,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在闲聊中得知,孩子的妈妈在西安打工,维持一家日常开销。爷爷行动受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问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奶奶一脸的无奈,瞥着孙子的眼睛里有那么一丝愠怒,说是回家不怎么学习,只叮嘱我要好好管教。随意聊了些话,看着天色已晚,连忙起身告辞。

回来的路上不免有些伤感,忽然就想起了自己读书的一些零散的片段,是的,只是片段,年岁渐长,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很多事情都模糊了。




我的小学是家门口上的,这样说毫不夸张,因为课间十分钟也能跑回家拿一回落下的课本。中学稍远一点,需得出了村子,经过一片平整的田野。几十年前那里是水田,种着水稻,我们一般下午写完作业,就到自己家的稻田照看,保证稻田有充足的水分。每到夏季的晚上,清风吹来稻花的香气,蛙声也是此起彼伏。只不过等到我们上中学时稻田都变成旱地了。村外一条大河环绕了大半个村庄,河水清澈,水草或是碧绿或是墨绿,柔柔的在清波里荡漾着,经常能够看到鱼儿穿梭期间,自由灵动。夹岸的高堤上柳树成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大姑娘小媳妇在河里洗衣服,用功的学生也会在春夏之际,藏在绿柳的浓荫里背着课文。

那时候,我还是挺羡慕远路的学生。骑车的感觉应该是自由而美好的,就连拂过耳畔的风都是惬意的,有时看着他们按着车铃潇洒远去的背影,总会在心里生出丝丝羡慕来。无奈,实在离学校太近,骑自行车的机会太少。其实我们那班人早就学会骑自行车了。小学时好像课业负担也不重,有段时间我们一写完作业就相约着学骑自行车。地点就选在在大队的麦场,那里场地开阔,偶尔也在自家院子里学,但地方有限,总放不开胆。大人忙是没有空闲帮我们扶自行车的,都是自己摸索,只要胆子大不怕摔跤就没有学不会的。刚开始只敢一只脚踩着踏板往前划,等到学会控制车子能把握方向了才敢上另一只脚,个子矮跨不过横梁,就只能把脚从三角框里掏过去跨着骑,即便这样也不容易。我也不知道自己摔了多少次,受了几次伤,我只知道我的胳膊上直到现在还留着一个大大的疤。终于学会了,却没有机会骑,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遗憾,于是闲的时候就一起骑着自行车在村里的土路上比赛,偶尔还会摔跤。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们是真皮实。



中考那年,因为理科太差没能考上中专,于是不得不到离家十多里的高中去上学。现在想来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十几岁的年纪,未来与我而言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出去打工,十几岁的年纪能干什么,会干什么?除了读书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一直都是个胸无大志的人,读书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好在父母爱我,坚持让我读书。所以远离家人求学,与我更是一次机会,心里并没有多少抗拒和不舍,更多的反而是释然的欣喜。只是每天吃不到母亲做的一口热饭,大冬天睡不上火炕是最让人遗憾的,这也是后来才体会到的。我羡慕的住宿生活远没有我想象的那般美好,即便是苦难,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是美好的。


我们上高中时经常补课,一个月才放一次假。高中几年几乎没有坐车回过家,都是骑自行车。每次离家,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好要带的东西,应季的衣服,(那时穷,也没多少)一周的口粮,(自家腌制的咸菜和馍馍)还有一瓶辣子酱。可惜,现在肠胃不好,这个是再也不敢沾的。我记忆中,母亲那天总会不停的催我,才两点多钟呢就开始张罗着午饭,自己忙里忙外不算,还要一个劲的催促我,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和我不耐烦为止。那时候爷爷还健在,总是叫着我的小名,叮嘱我好好读书,有时会私底下塞给我一些钱,他总担心我吃不饱。其时,爷爷是一个人单过的,自食其力,日子过得也清苦,但却总是牵挂着我。而今,他老人家长眠地下多年,我的小名再也没有人唤起了。那时,感觉每一次离家都像一场远行,鼓鼓的行囊里仿佛承载不了亲人的目光,年少无知的我总以为那些关怀和唠叨像束缚自己的网,总想挣脱和逃离,骑上车子头也不回的离开。偶尔回头,总会看到母亲或是爷爷孤独的站在屋后的井沿旁,目送我渐行渐远。

而每次回家,就如倦鸟归巢,更多的则是欣喜,和最要好的朋友结伴而行,十几里的路程,我们骑着车说说笑笑也不觉得长。几十年前,人们还不像现在这样有钱,公路的公交车来往的也不似现在这样频繁也,小车几乎不怎么看到,所以骑车也可以任性的两三人并排走,一路上总有话说,也许是最时兴的电视剧,也许是最流行的歌曲,也许是心里喜欢的人……


吃的是大食堂,学生自己带上玉米糁和白面交给承包食堂的做饭师傅,他过了称收了钱后会给我们相应的粮票,打饭的时候拿着粮票就可以。现在想想,我们那时是受了极大的剥削的,那食堂的饭菜真的太难吃。一日三餐,几乎没什么变化,早上糊汤下午模糊面,菜都是周末从家里带的,大多是腌制的咸菜,这也只在冬季有,因为寒冷好保存。饭也没什么油水,还常常吃不饱。饿了就吃自家带的馍,白馍,黑馍,玉米面馍馍都有。冬天拿的馍会冻成冰渣,没有地方热,有的同学就那样吃,大多是弄些开水泡泡吃,那时开水几毛钱一壶,一天只供一次水,得节约着用。夏天最不易,馍馍一天就长霉点,我记得好多人都把馍馍拿到太阳地下晒,晒得干透防治变质,其实作用也不明显,那时也没人给我们普及这样吃不好。在外住宿的要好很多,自己做饭吃,就免去了这些苦楚。一个宿舍人,大都是农民家庭的孩子,都不怎么富裕,谁也不笑话谁,谁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没有自卑,没有攀比,没有嘲笑,一切的存在都是平常且合理的,苦吗?不觉得,也从没这样想过。


住的条件也不好,土木结构平房,很是破旧。一个宿舍住着十个还是八个人,来自不同的中学,年纪相仿性格各异,在一起生活,相互碰撞磨合,时而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偶尔也会发生摩擦。青春的年华,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和顾虑,单纯也简单,要不了两天就会和好如初。

晚上的电总是停的很早,有时会在熄灯后点着蜡烛看书写作业,有时也会聊天,我偶尔也看看小说。也聊天,学生时代的我们,由于条件限制,那时也没有手机,消息闭塞,可聊的也就是喜欢的电视剧,偶尔也吐槽一下哪个老师,有聊过自己喜欢的人吗?好像是没有的。有时谝闲传的声音高了会被隔壁喊话,当然,类似的事我们也做过。那时屋顶是纸板做的,土房子,到处透着风,冬天是比较难熬的,冷风呼啸,老鼠在屋顶四下乱窜,惊的人睡不着觉,唯有聊天打发漫长的冬夜。

说到高中,不得不说一说教我们的那些老师们。直到现在,高一时的那些老我依然记得。个头矮小,满面红光,两撇小八字胡自带喜感的姜老师教我们英语。记得高二模拟会考,我早早答完试题拿出《穆斯林的葬礼》来看,想来我也不算太听话的学生,只是那时太入迷了。结果被监考的姜老师看到,他要了小说看了书名,只说是好书,答完了你就看吧,宽容的让人不敢相信。教语文的是刘振哲老师,很有才,是个学者型老师。说实话,我不喜欢他,觉得他的身上缺少阳刚之气,在他的课堂上,我几乎不怎么听讲,偶尔会和同桌片谝闲传。不过写日记的习惯倒是在他的要求下养成了,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数学老师是庾长记,他是最为严厉的,我是数盲,一上数学课就犯迷糊,多次被老师点名批评,有一次居然连数学概念都没回答上来,羞得无地自容,高中三年,任谁教数学我都如同听天书一样。有点害羞的化学老师刘老师,一口普通话说的很是温柔,批评学生时她自己脸会先红。高高的瘦弱且幽默的物理老师,幽默又毒舌的生物老师,慈祥的政史老师……是他们教育和引领了我们。

而今自己已近不惑之年,当年教我们的老师有的已经离世,多数也已是花甲古稀之年,自从毕业就再也没有回去,去年暑假曾回去看过,旧的教学楼还在,操场硬化了,食堂也变了新貌,那承载了我整个青春和梦想的校园已不复最初的模样。

生于斯长于斯,最终我还是回到了这片故土,做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也终于理解了自己的老师。每当看到那些家境贫寒,却荒废学业的学生的时候,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书是为了什么,我曾经告诉过我的学生,是为了‘爱’。让我们爱的人幸福安然,让爱我们的人能够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些遇见,那些经历,吃过的苦,流过的泪,终将在我的记忆里沉淀。感谢所有的苦难,感谢青春里那个简单快乐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92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81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81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64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73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8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00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82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7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97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4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02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01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73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4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