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就想写这篇帖子了,几经纠结,终于还是写吧。
<h3>因.果</h3>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愿意相信因果学说的,无论是玄之又玄的佛学,还是高居党殿的马哲,也都提到了因果。简单的来说就是:昨日做者,今日受者是;明日受者,今日做者是。好比,种树得树,种瓜得瓜,什么都不种,自然就什么也不得了。但是,因.果并没有上述那么简单,大部分的因.果是掺杂融合在一起的,然后就很难辨清了。
任何一件事,非一因而起,也非只有一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持续不断的产生新的果,关键是我们,在任何时刻还只能看到部分已呈现的果。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判断是非,区分好坏?举个栗子:小刘同学,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由于即没经验又没背景,起初极其不顺,连养活自己都困难,更别说妻儿了,然后就单着,在人到中年时,随着各方面能力都成长起来了,公司也牛逼了,有钱有眼界有胸襟了,取了个年轻貌美的校花,再养几个漂漂亮亮的孩子,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他当初创业那个决定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根据结果去看的话,刚毕业前几年,是错的,到现在来看,又是对的,再过几年,如果查出来小刘因为创业期间过于劳累,留下病根,不久人世,届时又是错的了。那如果小刘创业没有成功呢,是不是就一直是错的了,万一一开始就成了呢,是不是就是对的了,那如果成功太早,他开始吃喝嫖赌,很快就败了家还跨了身体,那是不是又是错的了。<b>一件事,从利益(果)上来看,你说它不好吧,过段时间就好了,你说它好吧,看看隔壁老王吧又不好了,所以啊,根据果,是评判不出是非好坏的。</b>
同一件事情,在同一个人身上,一会是好的,一会又是坏的,那又要怎么去评判是非对错呢,不评判出个是非对错,又改如何做选择呢?
判定一件事情的好坏,不是从果上出发,更多的要从因上出发。诚然,善因未必全是善果,恶因未必全是恶果。但,善因终归善果多,恶因终归恶果多,可能短时间内未必能全看到,但终归是有可能看到的。
判定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和信任,不是看他当下拥有的资源,更多的要看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若方法论是OK的,哪怕处于低谷,依然也是大有可为之人,若方法论是有问题,哪怕身居高位,也会跌下神坛。
<h3>境界.方法论.鸡汤</h3>
境界是个不好说的东西,大概就是看待事情自然而然的角度吧。方法论,可以理解成套路吧,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鸡汤,可以理解成自我催眠吧,虽然有点自欺,但积极也总比消极好。总的来说,境界,是用来做选择的。方法论,是用来落地选择的。鸡汤,是用来提升幸福感的。
举个栗子:在你决定要从事什么行业,进哪家公司的时候,就不要考虑具体的事情要怎么做,那是方法论的专长,不要考虑幸福不幸福什么的,那是鸡汤的领域,你要做的,就是用你当下的智慧,去评判出可选的选项中,各自的前景如何,未来的趋势如何,而你个人能得到的成长如何。当选定一个方向后,就要谋求方法论了,像怎么更快更好的学习该领域知识,怎么获得老板和同事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之中,要尽可能的排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就是鸡汤的专长了。<b>鸡汤,自己给自己灌,那叫梦想,等到别人给你灌,那就是洗脑了。</b>如果你觉得,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前景,那好,摒除所有鸡汤,退到境界那一层,重新做选择,挑个你认可的事,然后,方法论撸起来,鸡汤灌起来。毕竟,如论你怎么样面对,一天24小时,该过去还是要过去的。
境界的提升主要有三种方式:读经典、找高level的人聊天、犯错。以上三种方式,境界提升的速度越来越慢,理解的程度也越来越深。网上有篇帖子叫《寒门再难出贵子》,其中就说到过有高视角的人提点的人和自己摸索的人之间成长的差别。只能说,能走多远,走多高,和个人的境界是挂钩的。
方法论或者说套路,是极其重要的,是梦想落地的根本。需要学习、需要实践、需要反思。做事情,不能靠鸡汤,要讲方法。基本也不要指望,能一次成功或者有章可循,不过知行合一是个好方法。多犯错,多总结,多改进,是个比较有用的方法论。<b>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本合一,谁先谁后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实施。就跟走路一样,先迈左脚,先迈右脚无所谓,关键是到彼岸。</b>
鸡汤,是自我催眠的良药,提升幸福感的东西,是个好东西。未被社会沾染的孩子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你和他说,明天带他去公园玩,他今天就会开心一整天,虽然,你是放鸽子。等再过几年,你说带他去公园玩,他会说,你骗我的,我才不去呢,然后那一天并不开心。为什么很小的时候,他会开心呢?因为,那时的他是“正信”的,他是真的相信的,哪怕是谎话。问题就在于,即便相信了谎言,那一时的幸福和快乐是真实的是实在的,哪怕到时梦想破灭,那是要怎么解决梦想破灭的问题的事,人这一身,何其短暂,得一时快乐便是一时快乐。若有一个人,能给自己灌长达一生的鸡汤,每天都过得和小孩子一样开心,你能说他的鸡汤是骗自己的么?问题就在于,如果做好了选择,也施展了方法论,又不愿意重新做选择,就此时此地,就此情此景,是带着希望,快乐的活着,还是看着绝望,彷徨忧虑的活着呢?再说,所谓梦想破灭的痛苦,太好解决了,与漫漫旅程中的幸福相比,这点痛苦不足为虑。
<h3>物来则应.过去不留</h3>
因.果,是理不清,看不穿的东西。哪怕同一件事,同一拨人,在同样的环境里,同样做法,很可能就是两个不同的结果。无论你多么牛逼,多么执着,多么正信,你去做一件事,达到你的预期与否,虽然从大规律上来说有其必然性,但就每一次结果来说,又是极其偶然的。那对于当下,你又能求个什么,又能留个什么?
知善恶,明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非为果而来,只为执因罢了。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各种因和各种偶然纠缠叠加的结果,每次都不一样,怎么执着?
笑傲江湖里有一段剧情,大概就是方生同学和令狐冲打了一架又把令狐冲给放了,回到少林寺和方证师兄说:今天,我看到了任盈盈大魔头了,然后把她打趴下了,正准备把她带回来时,冲出了个野小子,也被我打趴下了,然后那小子就使出了独孤九剑,我一看,哎呀,我擦,这不是风老前辈的剑法嘛,哎呀,我擦,原来是风老前辈的传人啊,风老前辈可是于本寺有大恩啊...这时,方证大师打断他说:师弟,与人结怨不必执着,受人恩惠亦不必执着。
执着于坏的,不好,执着于好的,也不好,过去了就过去了,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却不必后悔。这也就是在面试时HR问我是否后悔曾经拒绝阿里的Offer时我回答不必后悔的原因了。
如果把人生的旅程当做是一部影片的话,那么当下的心境就好比放映机,如果想要电影播的干净利落的话,那么放映机要做到的就是:帧来则应,过去不留。若,这一帧来了,你还在纠结于上一帧,那么呈现出来的则是融杂纷乱的景象,又如何能看的清呢。
金刚经中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也就是,若心里念个好,菩萨渡人都算不上功德,更何况我们平时的小恩小惠。再说的直白点,若心里想着为得到认可涨工资而努力工作,反而涨不了工资,因为,你在做事的时候,住在利上了,那又怎么能分辨的清是非好坏,怎么能如实的反应事情本身呢,对事物都很难认清,又何谈做好呢。
有人说:<b>这世界,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也可以说,这世界,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大事。</b>就如禅宗说的: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此谓战术实施之务实。又言: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可谓战略制定之务虚。心如明镜,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是战略,也是战术,战术和战略是统一的,不可分开来看的。只有做好了物来则应,才能不留遗憾,不留遗憾,才能做到过去不留,做到了过去不留,才能更好的做到物来则应。
<h3>见贤思齐</h3>
见贤思齐,真的真的非常重要。
南怀瑾先生关于大人曾有如下说法:“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我从来没有把天当作地,也没有把地当成天。上面是天,足踏是地,谁说不合其德呢!“与日月合其明”,我从来没有昼夜颠倒,把夜里当白天,怎么说不合其明呢!“与四时合其序”,我不会夏天穿皮袍,冬天穿单丝的衣服,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我清楚得很,谁又不合其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谁也相信鬼神的渺茫难知,当然避之大吉,就如孔子也说“敬鬼神而远之”。趋吉避凶,即使是小孩子,也都自然知道。假使有个东西,生在天地之先,但即有了天地,它也不可以超过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律之中,除非它另有一个天地。所以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有鬼神,鬼神也跳不出天地自然的规律,所以说:“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b>也就是说:所谓圣人本来就是一个常人。所谓贤人,本来就是一个平常人,就在你我之中。</b>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就是贤者,就在身边的意思。子还曰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的就是但凡是人,总有过错的意思。子曰:见贤思齐,并不是说见到完美无缺的大圣大贤之人,然后要像他学习,而是指,见到任何在某方面比自己贤的人,就要好好像他学习比自己贤的方面。延伸开来的方法论可以概括成:看一个人的时候,要尽量看到他的优点,让他发挥所长,向他比自己贤的方面学习;看一个事情的时候,要尽量看到它好的一面,发挥它的正向意义,学习正向的事情。<b>再举个栗子,关于像成功学这种鸡汤文,不是找出它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全盘否定它,而是尽可能在满是漏洞的文字间找出背后可行的哲理,并吸收之。</b>
虽然所有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时间毕竟有限,那就需要挑最值得学的去学了。比如说读经典学圣贤,向高level的人讨智慧,向前辈讨套路,这些都是学习。一心向学的人,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自然会多花时间和比自己贤的人交往,然后自然就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活动了,所谓人往高处走,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发生的。
人,起点不同,机遇也不同,无论点背不背,命苦不苦,机会总有,挫折也在,要如何才能在坑里跌倒又爬起呢,见贤思齐是个不错的方法。
<h3>结束语</h3>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这首诗,不是说既然非人力可为,那我们就不要去做好了,而是说,你要尽力去做,却不必执着于圆满贯通。
<b>玄霁2017年2月19日于西溪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