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新立的flag---每周更新一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及由此胡思乱想的启发,汇总在《生活心理学》专栏中。
0 1 喝粥3天后的感想
由于公司前段时间搬家,搬完后没了食堂,所以每天就靠自带饭和点外卖,来解决午饭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用某团点了2次外卖,都是M家的皮蛋瘦肉粥,今天打开APP后,自动弹窗给我推荐了L家的粥,还送5元抵用券,跟随引导点进去,发现我常点的皮蛋瘦肉粥已经在购物车里了,于是想也没想直接付款等吃午饭。从收到午饭那一刻起,我就不自觉的开始对比两家粥店。内外包装是类似的,但是品尝后差异出来了,M家的粥粘稠度很高,而且送过来的粥是热的,喝完有点微微出汗的感觉,但是某团推荐的这家(L),温度和粘稠度方面都不如M家;然而最大的差异是在勺子,M家的勺子把较长,而且前面是扁平的,这样很方便喝到餐盒底部的粥,而且不担手会碰到餐盒边缘。
饭后又看到某团发来消息提醒(如下图),如果在平时,以产品的直觉,我会觉得L家服务体验更完整,注重用户的餐后体验。但是今天我却有了不好的感觉,难道之前有其他用户遇到过漏发的情况?
0 2 想到的心理学理论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借用2个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一下。
【首因效应】出自社会心理学,也叫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之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较大,也就是先入为主的影响。回到这两家粥店,M家是我第一次预订和品尝,所以ta也就成了粥在我心理的锚点,除非后来者的体验明显高于这个锚点,不然我都会觉得不如第一家。
【宜家效应】自己投入精力越多,对物品喜爱度越高。因为M店是我自己主动搜索发现的,从考察店铺(看店铺评分、看菜品、看销量、看价格优惠),到选购和支付,我投入了近10分钟的时间;而L家是某团主动推送给我的,从打开APP到支付成功30秒,如果按此理论来解释的话,我在潜意识里对M家的期待度就相对更高。
0 3 算法是工具,关键在于双边关系的平衡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产品经理就会反驳我,毕竟APP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猜到了用户的喜好,帮用户选好的午餐,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和购买的费力度,是用户体验的一大提升啊。但是这真的是用户(消费者)想要的吗?产品应该以(消费者)用户为中心,还是以(商家)用户为中心呢?
【消费升级】这个是前几年比较火的一个词,我觉得可以借用一下。比如我之前2次都定评分4.8的粥店,那第3次是不是给我推荐个评分4.9且销量相似的粥店,如果推荐的这家比我之前选的好,那我不但会认可这家店,更从心理认可平台呀,毕竟让我花差不多的钱体验到了更好的产品或服务。那另一端商家用户,也慢慢知道捷径不可取,踏踏实实的做出好喝的粥和贴心的服务体验才是王道,社会一片和谐皆大欢喜的感觉,但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暗藏着囚徒效应, 所谓的皆大欢喜有时候很难实现。
关注公众号【零点零壹】 ,在产品的路上 和玉米大人一起 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