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日,我添加了马塔留守儿童学校马君老师的微信号,希望他们也能引入互加课程,给乡村小学导入新型的教学模式。马老师说“我们也想听,但是学校条件不行,视频互动不成”,我给她说了一下我们学校的处理办法,就是拆了微机室的摄像头给每个教室配备。我还给她说“我们都是乡村小学,缺少音、体、美专业教师,我们应该借助网络课程弥补短板”,获得了马老师的肯定。
时逢那县长给马君老师从西安打电话希望马塔小学也能加入互加计划的契机,马老师在7月4日观看“教育信息化2.0带来乡村学校发展的机遇”课程的回放,信息化对于乡村学校的影响程度,引起了马老师的足够重视,她当时提出希望我来马塔小学指导指导互加计划的学习和应用。
应马老师之约,我于7月7日早晨开车前往马塔留守儿童学校,从县城出发一直沿着307国道北上,大约行驶了20公里,岔入乡村道路后又行驶了15公里左右才到达马塔留守儿童所在地——马家塔村。步入乡村道路后,道路很窄很多地方仅能容的下一辆小轿车通行,由于我第一次去,一路上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我的心情也变得忐忑起来。
我刚进去校园,就看到马老师在训练孩子们健美操,经了解得知马塔小学健美操队将代表子洲县出征7月下旬举行的榆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第一次见马君老师——这位2017年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的“名人”时,她的热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在来之前,给她打电话,发现她的声音沙哑,见面询问后得知,马老师每天课程满满,下午还要培训舞蹈、武术等,正常的声音没有几天。
经过短暂的寒暄之后,我便开始介绍互加计划、青椒计划及小狮子计划等;我在马老师的手机里的CCtalk上,教她如何添加需要观看课程的群号;在电脑上教它如何注册账号、如何进入直播课程,如何排队、如何在讨论区发言等等,也提到了可以利用美篇、微信公众号、简书等平台,进行课后思考的分享。
针对教室里的电脑上没有自带摄像头,学校微机室也没有可拆卸的摄像头的问题,我建议由学校集中采购广角的高清摄像头,把它粘贴在墙角上方,这样可以看到全班的肢体动作及精神面貌,互动时也能及时的反馈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动态。马老师在听我讲解后,提出“希望我们以后通过微信多多交流,毕竟我们在互联网+这方面的应用才刚起步”。
随后,马君老师带我参观了各年级的教室,我看到教室里地面还没有铺设草坪,甚至还没有硬化,就连桌椅都是老式木质结构的双人桌,甚至校园里的活动场所也都是水泥结构。马老师看到了我脸上的疑惑,她说“我们是民办学校,全校没有一个正式教师,学校所有的设施都是有钱了再修,有钱了在建,我爸爸(马维帅校长)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所以学校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农家院落”。
我问她“学校有多少学生,今年放暑假还剩多少学生”,她说“全校有300多名学生,今年就算放暑假还有差不多200名学生”。听到这样的事例,我对马维帅校长更加佩服。这真正是留守儿童之家,全年无休。
中午吃饭时,马塔小学的幼儿大班的学生,没有其他乡村小学学生那样惧怕生人,他们一个个很勇敢拿走了放在我们桌子上碟子里的馒头,甚至还有几位学生擅自坐到我们这桌的空闲的位置上。我问她们“你们是几年级”,她们很自信的说“我们是幼儿大班的学生”。我又问“你们班里有多少学生”,她们说“我们班有44名学生”。我看到食堂就餐区域和她们一样大小的孩子还有很多,她们都很独立,还再用勺子的很少,也不用老师们喂饭。饭后,马老师问我“饭菜口味怎样”,我说“这饭菜就像咱们自己家里做的一样,我从小吃到大”。
临时前,马君老师告诉我,今年暑假共青团子洲县委安排十多名大学生到马塔小学体验生活,下学期教育局还会派几名特岗教师,学校还准备修建教学楼,上级政府会调拨一些资金。我说“乡村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紧跟潮流,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