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2500字,阅读约6分钟
你经历过这些苦恼么?
A) 为了明天的90秒“电梯汇报”,恐惧了一宿。
B) 学富五车,罹患“PowerPoint恐惧症”;口若悬河,听见老板说没听懂。
C) 面试官让你随便说说,随后面试官却嫌弃你说得太随便。
这苦恼源自缺乏逻辑表达能力。
想不明白、写不明白、说不明白三位一体,这样的小白领在职场活得憋屈。
如今信息大爆炸,小白领若空有知识碎片在脑海堆砌,其未来的价值无限趋近于零。
我有这样的苦恼。接下来介绍的一本书,多多少少缓解了我的苦恼。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高杉尚孝著)
主要内容:
1) 讲了一节语文。通过分析词、句、段等语言元素,引导从文字细节处呈现逻辑通畅、表达清晰。
2) 提供几个工具。引入金字塔结构、高杉法、SCQOR工具模型,助力全局的思考和表达。
信息分类法,专治老板听不懂
文章的基本元素是一个个信息。我们将各种信息,分为三类:记述(是什么)、评价(好不好)、规范(应该是什么)。
举个例子,“老板,这次考察,G127还有票。”老板问“啥?”
你传达了一个记述信息,老板没听懂。咋办?
最有可能的是,对方不理解记述信息所用词汇本身的意义。对方不熟悉你使用的特殊用语,或是不了解省略或代指的内容。
他想问“G127是什么?这次考察是哪次?”
相应的,要依照对方理解的程度加入说明。如“G127是11点出发去上海的高铁班车,后天设计人员去上海考察嘛。”
经过这样的解释,老板仍问“啥?”
对方已了解记述信息本身的内容,那么他期待的信息,多半是评价信息。所以回答“这次考察出行很适合选择G127”,多半就可以稳定老板的心理。
如果问题比较复杂要展开说明,让老板认可就需要确保双方拥有类似的评价条目,如:(a)G127中午出发下午到达,时间符合出行需求;(b)高铁速度快,节省时间。
假如评价条目不一致,老板认为节约出行费用最重要,那么可能绿皮火车才是他认为适合的出行方式。
给出评价之后,老板还问“啥?”
他已经听懂你的描述、倾向,实际的问题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时递进给出规范信息“所以,对于设计人员本次考察出行使用G127班次请予同意。”这并不能保证对方赞同你,但至少可以理解你的意思。
很少会有这样没默契又话少的老板,但日常沟通中,多多少少都会需要补充和引导。这个例子可以帮助你有意识的控制表达的深入程度。
反过来看,为了减少强势的感觉,有时需要特意使用评价信息、甚至记述信息来促使对方行动。这需要双方有一定的默契(评价条目、评价标准和行动原理一致)。
因此跟陌生者合作,建议多倾向使用规范信息来规避误解;双方比较了解之后,才可以使用记述信息和评价信息来表达礼貌和委婉。
字斟句酌,做到有意识的表达
用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表达有什么区别呢?及物动词能体现行为者。从促进逻辑思考的角度上,作者更建议用及物动词的句子。
如“我把门打开了”,行为者“我”直接暴露在读者的视线里,他的行为、意图都会引起怀疑。这很容易让读者提出疑问“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把门打开呢?“
相对应的,“门开了”,这种不及物动词的表达方式,完全隐藏了行为者的存在。就像天晴了、雨停了,更容易让读者减少思考、顺从接受。因此,根据自己文章的意图:是要促进思考、还是减少思考,再来决定使用及物动词表述还是不及物动词。
对待自己要坦诚,因此思考的时候尽量使用及物动词。“思考正在思考的自己”这是逻辑能力的核心体现,是“后设思考”,也就是李笑来推崇的“元认知”。
类似的,日常我们还有一个表达习惯就是省略主语,如“(你)吃了么”。为了便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营造,作者同样建议先是补充主语做到有意识的精确表达,再根据需要考虑是否省略主语。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办法可以促进逻辑思考。多用连接词(因为、所以、但是…),来强化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字具体,少用“产品力、功能性”等永远正确、但高度抽象的词汇。
金字塔结构
简单说就是“总—分”结构,只不过思考深度建议到第三层,即是“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次要信息”。这里可以用到著名的“MECE”,即是“不重复、不遗漏”。
高杉法
这是作者高杉尚孝自创的问题分析法,很好用。问题,就是期待的情况与现状之间有差距。根据时间点的不同,分为三类:恢复原状、预防隐患和追求理想。
有了这三个晦涩的词语,以后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归类,聚焦解决和表述方法。
如面对恢复原状类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的课题可以归纳为五项:掌握状况、应急处理、分析原因、根本措施、防止复发。
一般情况下,这五项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掌握状况这个课题,特殊情况下,应急处理最重要。
这样分类的好处是,我们不必依赖“灵光一现”;高杉法把这些思路整理为统一的语言、逻辑,这样虽显得僵硬,但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快速上手、做到不漏不重。更妙的是,使用了同样的逻辑语言,不同时空下遇到的问题,在互相之间也产生了参考,促进经验的积累。
举个例子,在一些组织内解决“恢复原状”类型的问题时,不太容易。因为大家往往就会把精力放在“这是谁的错”的争论上。运用高杉法不仅可以归类问题,也更容易刺激我们得出解决方案——将问题类型由“恢复原状”转换为“追求理想”,进而将注意力放在资产盘点、想要的理想状态和实施策略三个课题上。大家就不容易争吵了。
SCQOR
S:SITUATION设定状况
C:COMPLICATION产生混乱
Q:QUESTION设定问题
OR:OBSTACLE&RESOLUTION克服障碍&解决收尾
作为用来展开故事的方法,SCQOR的简化版就是“晴—雨—伞”,即是,天气晴朗,下雨了,打伞。
这不就是一般故事的结构嘛,先是设定一个稳定的情况(S:晴),再来破坏这个稳定(C:雨),最后给出解决办法(OR:打伞)。
晴雨伞简化了一些思考和步骤。相对应的,SCQOR更精细在于它补充了“Q:如何才能不被雨淋湿”。也将“打伞”细分为“O:伞卡住了,我用力开启可以克服”和“R:我伞打开,雨就淋不到身上了”。
像其他模型一样,SCQOR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有固化的知识成果作为参考,减少一事一议和思维游荡,节约一部分注意力,同时在其他地方更加聚焦。
这些内容更适合用来指导商务文案的写作,书的后面甚至有教如何做清晰易读的PPT,可这本书带来的影响远不超于此。
一节小小的语文课,让我们审视“语言”这个逻辑工具。像建筑师一样在意每一个细部,并发现其中的神灵。
几个模型工具,赋予了我们具有全局视角的控制力,也用类型化的方式使得不同案例之间有了对比沟通的可能。
不用担心语言总会偏离现实,模型和实体会有差距,而因此裹足不前。记得逻辑一词出自古希腊语logos,原意为言语,这是我们试着去描述世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