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秋叶大叔的《高效学习7堂课》,书中满满都是干货,每一章每一节单拎出来都能令人受益匪浅。
本篇书评不求多,仅就第一章谈谈自己的读后感。第一章介绍的是定位力,“选对方向,比马上开始更重要”。
你有没有这种时候?
看着一个个优秀的身边人,考证、保研、高薪就业,自己很想改变,朝着优秀发展,但就是不清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常常是,舍友是摄影大神,自己兴致勃勃地要学摄影,结果设备不会捣鼓,前期不会构图,后期不会调色,没过几天,就宣判自己不适合。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的经历,相信很多人曾有过。
所以我们说,很多人把本应该打磨才华和天赋的时间,浪费在为自己寻求一个最好的方向上了。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人都坐在路边想——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所以快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十分重要。
1.1目标思维:最大的选择,是方向选择
在我们的学生工作历程中,最大的迷茫是没有明确的方向。有人碌碌无为,看似每天都很充实,但实际上也许收获甚微。
比如我的一个舍友,每天看似压力巨大,时间很紧张,有时学校班级布置一个讲座或是其他任务,就觉得事情好多啊,我好忙啊,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的事。
但每次我会问她,现在有什么事呢?不就是有个xxx任务吗?其他还有吗?没了吧。
没有前进的方向,周遭随意一个琐事都会成为拖累脚步的一环。
人们常说大学四年,一个紧要的任务就是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那为什么很多人每日忙碌,却没有明确的成长感悟呢?
秋叶大叔说,这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为帮助我们确定目标,秋叶大叔给出了个人成长定位矩阵模型,从风险的偏好程度和能力水平的高低,分为四个阶段的目标定位:分别是选择跑道——平稳起步——升级赛道——更换游戏几个阶段。
1.2排除思维:不是选择可能,而是选择放弃
“明智的学习者,先学会聚焦”,在市场营销学中,这叫做市场细分。人生的可能性很多,但适合自己的选择和方向却是很少几个,有限的时间应用到正确的方向上,是挖掘潜能最为核心的步骤。那么如何明确这个对的方向呢?
秋叶大叔给出了经验:加速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目标。
比如创业时,我们首先发掘一个痛点,也就是用户的真实需求,接下来我们着手如何解决痛点,通过改变现有产品还是开发新产品,解决方案是什么,团队架构如何,是否有能力解决该痛点,以什么形式盈利……根据一个痛点,考虑它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这就是以问题为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不尽让我们的行动目标紧紧围绕着核心问题,确保每一步行动都是为解决问题而产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集中精力办大事,更容易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3串联思维:找对那条完整的赛道
在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对正确的方向之后,快速成长所必需的能力是系统的全局观的培养。
串联思维分为“三步走”战略:1.长远分析路径长度;2.明确不同阶段需要多大的投入;3.梳理自身现有优势和所需资源
秋叶大叔以他在PPT界的成长现身说法,前期时间用于快速提升PPT设计水平,三个月后花时间为了创作有传播能力的作品,学习了新媒体运营;图书出版后,为了对接培训业务,需要提升培训能力、和甲方的需求沟通能力以及商务合作谈判能力;拥有创业的机会后,迫切需要招募团队,培养团队管理能力。
对应到我们的职业规划,假如我希望未来从事产品分析的工作,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其他业务能力,如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需要参加商业比赛,借此学习更多的技能,如PPT的制作水平、路演时的应变能力、协调团队以及商务谈判等能力。
一步一步来,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该阶段的重点,如何精准发掘这一阶段所需能力和如何攻克,是我们想要快速成长都必须问自己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根据碎片化的能力建立个人能力体系。
1.4标签思维:让别人记住你的不是技能,而是标签
对应市场营销的知识,市场定位的本质是消费者的心理定位,这就要求企业的品牌定位、形象定位等作为招牌。
比如我们想起金色的拱门就会想起麦当劳,想喝可乐会想到可口可乐,要选择安全的汽车会选择沃尔沃。
让消费者铭记于心的,不是企业的运营能力如何、财务状况怎样,而是企业的标签,是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不管人们学习了哪些技能,最终都会把这些技能用于强化自己对外的标签上,最终大家会慢慢记住他们的标签,从而放大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此时名声在外,合作随之而来,想要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促成合作,会倒逼自己学习强化,从而更加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
凡是能够批量复制的,都不是卡位标签。
1.5平台思维:“跟对人”是最好的卡位
很多人只拥有专长,而经营需要系统思维。有了标签,就需要放大标签,而跟对团队、平台是快速放大标签的正确选择。
首先是跟对团队,比如为了学习写作想要报一个写作培训班,首要任务是选择团队,看看他们的公众号发文类型,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重点是成长还是婚姻抑或行业,跟对人,学着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会走得更快更远。
第二是选择平台。借助对标平台的扶持,能够放大自己的影响力。为了得到平台的扶持,当然要坚持输出,但是盲目输出当然不提倡,如果不曾研究不同平台的特点和制度,找到对标模仿的案例,那输出的内容不一定会符合平台的需要,即使坚持再就,结果只能是日益偏离。
关于第一章,以上是我的收获,不知你看完有没有一点感悟呢?
一起高效学习、认真成长,做自己未来的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