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刘老师听我给他演练公开课,针对我的问题他给我梳理了每一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他说他会经常去想这件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尽量去避免它。
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上也谈到这种反向思维。他说如果你们想要帮助印度,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我要怎样才能帮助印度?”与之相反,你们应该问:“我要怎样才能损害印度?”你们应该找到能对印度造成最大损害的事情,然后避免去做它。
也许从逻辑上来看两种方法是一样的,但精通代数的人知道,如果问题很难解决,利用反向证明往往就能找到突破,迎刃而解。
就像英国古典文学诗人豪斯曼写过一首诗:
别人的想法
是飘忽不定的
他们想着和恋人幽会
想走大运或出大名
我总是想着麻烦
我的想法是稳重的
所以当麻烦来临时
我早已做好准备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智慧来自古人。王阳明在创立心学时,他一直无法悟出生死之道。后来他干脆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棺,躺在里面,把自己当作一个死人。
他想我现在已经死了。死了也就无所求了。没有欲望,他悟出了道。于是他发现悟道要减少私欲,淡漠名利。
他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满足了一个欲望,另一个欲望就会接踵而至。人们在欲望的海洋里挣扎,渐渐沉沦。
只有减少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让心灵沉静下来,才能专注地做事情,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没有欲望,但是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每天要学习,要勤奋,要思索,要行动。
ZX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姑娘。她现在除了快速阅读,还负责大语文的教学。大语文是新创的学能。框架和思路都是新的。
ZX每日钻研,做课件,找资料。一遍遍斟酌,一次次修改。她做出的课件新颖有趣,从先秦时代到汉朝,把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相信孩子们都很喜欢。
ZX是个认真的人。她最初的课件里张仪和苏秦是一个时期的人。
的确,有些史书还有电视剧里关于张仪和苏秦的故事很多。说张仪与苏秦是同门,共同拜师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二人一同下山。
战国时期七国并立,秦国后来越来越强大,其他几国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国与国之间为了自我利益的实现,常常派一些能说会道的使者去游说以达到目的。
赵国苏秦提出了纵向联合的策略对付秦国。秦于是找来张仪,想出了一招叫横向联合,破解纵向联合。这些游说之人就有了一个名字叫“纵横家”。
赵国的苏秦联合六国共同抗秦,六国任命苏秦为相,配六国相印,威风无比。秦国为了阻止合纵,想方设法地破坏联盟,苏秦怕秦国恼羞成怒集中兵力攻打赵国,于是想到了张仪。
他一直很欣赏张仪,因为张仪号称有“三寸不烂之舌”。于是他派人从楚国把张仪请来。
但是他却当众侮辱和讽刺张仪。受辱的张仪没想苏秦不是个东西,恨得咬牙切齿的。他想来想去,只有利用秦国的力量才能瓦解苏秦的纵向联盟,于是就投奔秦国去了。
在秦国,张仪遇到了一个很有钱的贵人,帮助他打通所有关系,令他如愿见到秦王并获得重用。而后这个贵人却要向他告别说:“我不是别人,我正是苏相国下面的人,受他老人家的委托来协助你,目的就是为了激怒你,苏相国还说只有你才有能力入秦为相。”
这时张仪才明白苏秦的意图。他感叹道:“苏秦比我强啊!请回去感谢苏君,只要他在我不会出任何计谋去攻打赵国的。”张仪为了报苏秦的知遇之恩,果然在他有生之年没有侵犯过赵国。
这些故事都广为流传。但ZX后来发现张仪和苏秦根本不是一个时期的。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她开始查史料,忙到半夜两点。
我跟她说看历史要用批判性的眼光。但我真的很敬佩她这样的钻研精神。历史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各种史书,互为佐证。但中间也会有很多有关历史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
关于张仪和苏秦是否是同一个时期的历史人物,真的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也许我们还可以用反向思维开始:如果张仪和苏秦不是一个时期的人物,秦国和其他诸国会有什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