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诺不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三种人,他们过着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活:
许多人过着被禁锢的生活:他们或是活在过去,或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他们喜欢抱怨,不爱改变,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别人指指点点,似乎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他们常常被生活所困,经常精神涣散,焦虑不安,随波逐流,却从来不看看镜中的自己,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些什么。他们常问的问题是,我能活下去吗?他们最在乎的是安全感。
不少人过着安逸的生活:他们通过工作和长期的积累,过上了堪称安逸的生活,他们有房、有车、有爱人和孩子,他们享受眼下的生活,对现有的人生充满了感激。但有时候他们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太过熟悉,未来的生活可以一望到头,没有新鲜感,甚至有点索然无味。过于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失去激情,有时候他们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到达了人生的顶峰,会问自己这就是我要的全部生活吗?过着安逸生活的人经常问的问题是,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吗?我取得了成功吗?他们最在乎的是归属感和满足感。
还有一些人过着电量十足的生活:他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面临怎样的挑战,总能保持踏实、积极、平和的态度,热情应对。他们清醒掌控自己想要的生活,既不觊觎也不盲目追求别人的生活。他们期待有机会改变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他们将自己视为一件不断进步的作品,享受塑造自己改变现实的过程,同时他们专心致志地服务社会。他们的座右铭是,不要问你从世界那里得到了什么,而要问你为世界奉献了什么。过着电量十足的生活的人会问,我是否活出了真实的自我,是否开发了自我潜能,实现了自我价值,我是否过着备受鼓舞的生活,并时刻激励着别人?
我们大部分人过着被禁锢或安逸的生活,却在心底里羡慕那些电量十足的人。其实,后者跟我们长得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脑袋上并没有挂着闪电球,他们和你我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一定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不同,采取的行动和我们不同。
他们不会把自己成年后的选择归咎于童年经历,也不会带着对过去的怨恨和依恋过活,他们一心一意地活在当下,对未来毫不畏惧,也不畏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确实与众不同。
电量十足的人心态开放,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面向未来,追求挑战,对他人拥有浓厚兴趣并建立真正的联系;他们自强自立,会给自己加油鼓劲,虽然欢迎旅途上有人相伴,但不会为别人改变自己前进的方向,他们觉得没有必要为了取悦别人而扭曲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敢于创造,乐于分享,一心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电量十足的人,不妨看一下布兰登·伯查德(Brendon Burchard)撰著的《充电》一书,他会告诉你电量十足的人不是天赋异禀,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只要你能够激发内心的十大驱动力,即使你是成年人,也照样可以开启电量十足的全新生活。
这十大内生驱动力包括控制欲、求知欲、求同欲、关爱欲、社交欲等五种“基本欲求”,以及改变欲、挑战欲、创造欲、奉献欲和认知欲等五种“高级欲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布兰登·伯查德提出的“十大欲求”,可以说是对马斯洛提出的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包含自我超越)需求中后四种需求的细分,或者说是不同角度的表述。当然,这是我的解读,作者自己可不这么认为。呵呵。
布兰登·伯查德在书中对十大欲求分别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每种欲求提出了对应的三大策略,总共有30个策略。 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着重谈谈学会控制、学会学习、学会选择这三点。
一、学会控制
从广义上说,我们都在追求对自己内心和外部世界的控制感,我们想控制自己的感觉、思想、行为,想控制事物的发展和结局,想控制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种想掌控生活的欲望就是人类欲求中的控制欲。很多人活得痛苦,是因为他们觉得无法掌控生活中的一切。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许多时候,我们对外部世界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控制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控制自己对别人的方式,控制自己内心的目标。
先从以下三点做起吧:
(1)大幅削减看电视、上网刷屏、看八卦杂志的时间,每天有计划地抽出一些时间(至少1小时),选择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做一些有助于自我提升的训练项目来给自己充电,同时要多交一些能开阔自己眼界的朋友去应对新的挑战。
(2)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控好自己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尽量从客观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事情用积极心态应对,要比用消极心态好得多。
(3)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行动才能决定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成为你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二、学会学习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最大挑战就是现代社会在不断变化,而提升学习能力恰恰是我们不断适应变化、变得更加自信的关键所在。神经学已经证明,我们学得越多,大脑里的神经回路就会越强大,我们就会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出色的表现,而这反过来又会激发大脑释放令人愉悦的多巴胺。
既然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快乐,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呢?有的人说,是因为他们懒,其实不尽然,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带来的潜在价值。
分析以下几个指标,可以帮助你弄清自己为什么想学,有哪些因素阻碍你学习,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对学习的态度,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1)未来定位:这件事和我给自己未来的定位有关系吗?
(2)内在价值:如果不考虑外在的奖赏,你最想学的是什么?
(3)实用价值: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能获得什么有用的东西?
(4)机会成本:如果你要学习某项新技能,你会错过什么东西吗?或者根本不会错过什么?
(5)滞后时间:你要等多久才能从中获益?满足感滞后是否妨碍了你付诸行动?
(6)个人能动性:你有多少信心控制自己的行为,获得预期的成果?
(7)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系:在你尝试新事物的时候,有人会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吗?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不能和别人建立深刻的关系?
(8)取舍意识: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并运用一项技能吗?
(9)可用资源:你是否拥有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
(10)自主权:你是否认为自己有掌控力,可以主导事物的发展方向?
三、学会选择
选择决定人生,我们今天的自己就是昨天的自己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明天的自己也将是今天的自己一系列选择的结果。
如果你选择每天晚上看书,5年以后你也许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如果你选择每天坚持健身锻炼1小时,5年以后你会比现在的自己更年轻更有活力;如果你选择将上网刷屏看电视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5年以后除了感觉腰酸背痛腿发麻外加更老些以外,不知道你还能得到些什么。
所以,你需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想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你得不断地作出选择。参阅下面“这个—那个准则”,将有助你理清思路,作出真正的选择:
(1)我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2)多做些这个,少做些那个;(3)当这个发生时,做那个;(4)总是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5)现在做这个,然后做那个。
2017年到了,你,准备选择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