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著名记者 Max Hastings 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
何止是英国人,这句话套用在全世界应该都适用。谁没有过在截止日期之前拼命赶进度,办事效率高得出奇的情况呢?
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实在没办法听懂老师在讲什么,于是就准备全程逃课去图书馆自学。
这么做的后果通常是,虽然读不懂,但是前两天还是会硬着头皮读几页书。到了后期也就懈怠了,等到考试前一周才发现教科书和我之前背过的单词书一样,只有前十页有翻阅的痕迹,后面完全是新的。
眼看挂科在即,所剩的时间也不多,这个时候不需要任何鸡血,我自然就进入了战斗状态。当时的复习过程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平时看不懂的书,现在都能看懂了。
那个时候我就开始相信,人的潜能还是非常大的,之前所有的我不行,学不好可能都是惯出来的毛病。后来读了一些书才知道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
当时甚至还产生了美妙的联想,如果我能够持续地获得这种 “专注红利”,估计自己离成功就不远了。不过正所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获得相应的专注红利,人们同样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心理学家称之为“管窥(Tunneling)”。也就是说我们过于关注某些事的时候就会忽略其他事物。
当某些资源处于稀缺状态时,我们就没法再用平常心去面对它们,进而导致我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合理利用这有限的资源上。最终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能是:智商降低。
◆脑子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够用◆
研究人员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商场里给路人发放了一组智力测验题目,测试一下大家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能力有何差别。在做题之前,研究人员给参与的人提供了一个前提假设:
假想你的汽车发生了故障,需要 300 美元进行维修,其中一半由保险公司支付。这时候你会选择马上去修理,还是开一阵子再去修?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对你是一个轻松的决定还是艰难的决定?
这个问题过后,他们会开始答题。研究人员根据收入水准,将他们分为富有和贫穷两个级别。测试的结果显示,两者在认知能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并没有起多大影响,富人穷人此时一样聪明。
随后研究人员换了一批人,同样给出了类似的前提假设,只不过这次的 300 美元变成了 3000 美元。这个数字对于富人来说还是可接受的,甚至是无所谓的,但是当维修费用多了一个 0 的时候,穷人的负担加重了不少。
随后再进行同样的智力测试,穷人的认知能力明显就不够用了。仅仅是假想的一个状况,也会给本来在金钱方面就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以严重的影响。这种财务上的焦虑的影响甚至大过失眠的影响。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内源性思考(Internal Thought)”,意思是即便在脑中重复一串数字这种小事,也能够对人的总体认知能力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当我们处于某种稀缺状态时,这种稀缺就会将内源性思考的作用放大,使得我们本就有限的认知能力更加不够用。下次如果有机会做智力测试题,记得千万别多想什么烦心事,不然最后的分数可能不会很好看。
◆当绅士可没那么简单◆
想必大家都有过非常想说脏话的时候,事后想想可能也未必是什么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但是当时就是忍不住想要爆粗口。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止你一个。我原来以为可能是以前没有发泄的怒气一点点累积,最终导致遇到一些小事就怨气冲天。后来才知道,不用是怒气,就是生活中一些正常的小事,只要它占用你的脑容量,就会挤压你的耐心,让你处于爆发的边缘。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我们的修养还不够,你看看那些欧美的绅士,他们可比我们能忍得多了。但真实情况可能未必如此。
某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澳大利亚的白人学生端上了一道他们最反感的食物:中国的卤鸡爪。对了,这个研究人员是一位华裔。
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在不同情况下,拥有餐桌礼仪传统的人会如何应对,特别是面对这么完全没法下咽的食物时。
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会被要求提前记住一组 8 位数,另一组则不需要完成任何记忆任务。
结果显示,那些不用记数字的同学,即便在面对鸡爪子的情况下,依然保持 “绅士风度”,尽管面露不快,但还是默默地忍受了下来。
但是那些之前背了 8 位数的同学可就没这么好的表现了。虽然他们也极力想要压制内心的不快,但是却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一些粗俗的词语,似乎不把盘子掀翻已经是他们此时能够克制的极限了。
这就是那神奇的 8 位数导致的后果,尽管只是一串简单的数字,但是却会占用我们的脑内存,进而影响我们的自制力。类似的情况其实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自己有一些烦心事,就会发现对周围人的忍耐直线下降,平时觉得无所谓的事情,这个时候都成了惹你生气的罪魁祸首。
所以那些宽容的人,有自制力的人可能还真不一定是天生脾气好、有控制力,他们可能是那种会提前清理缓存,及时为脑子争取容量的人,这样在极端情况下才不至于一时兴起,做一些冲动的举动。
◆节食不但减肥,还能减智商◆
节食确实是一种减肥的方法,但是随着体重的下降,跟着一起下滑的可能还有我们的认知水准。除了节食以后,相应的卡路里供应不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节食者需要不断计算每日摄入的热量。这些节食相关的种种忧虑占据了节食者的大量脑容量,进而让他们无法达到节食前的认知水准。
《国际进食障碍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显示,面对一块巧克力,节食者和非节食者的态度并不相同。
非节食者吃完巧克力以后马上就开始着手执行接下来的任务,而节食者在吃完巧克力后的几分钟内不停在想这些事情:
这个巧克力的热量有多少?我为什么选择吃这个巧克力?
这些无谓的想法导致他们无法马上集中精力投入到眼下的工作中。
不光是生理上的稀缺会导致认知水平下降,心理上的稀缺也能够引起相同的作用。
研究表明,相比起那些不孤独的人,孤独者在执行力上要处于劣势。换句话说,孤独者由于情感上的稀缺,导致本身的脑容量就有损失,当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困难。
有时候可能不需要真的孤独,只要预想自己会孤独都能导致类似的结果。
实验人员假装给志愿者做性格测试,并随机告知某些参与者他们的性格会使得他们未来很孤独,然后再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结果发现被给予孤独暗示的实验对象,脑补负责执行控制的区域活力明显下降,而没有收到类似暗示的人则保持了正常的水准。
虽然截止时间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让你看懂平时看不懂的书,拿出平时达不到的效率。但是如上所述,这些稀缺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比正面来得多,而且搞不好能够让人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所以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抓紧时间把任务完成。
还好我们之前也写过有关稀缺的文章《“五一”宅在家的你,知道他们出门的原因么? | 为什么我们总想出去玩(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里面的其他案例以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