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好读书这件事,真是有些汗颜。除了工作用书外,近几年所读的书不够一箩筐,都是电子书的锅。
“想当年……”,老人聊天一般都是这么开头的吧。
想当年,我中学时代还是踏踏实实读过一箩筐书籍的,这一点有很多大家可以证明,比如:还珠楼主、梁羽生、卧龙生、金庸、古龙、温瑞安……。如有疑问者,可以去求证,假如这些大侠们都还在世的话。
我有异能,能于万里外感知嘴角上翘的鄙夷者;然后,千里外飞剑取人首级的事,我是做不来的。
书不分好坏,就像《金瓶梅》的艺术光芒照耀了五百年,即便再照耀个五百年应该也不是难事。一书即成,上下百万言,其中必定渗透著书人几许心血。
读书是件寂寞的事,必须是夜深人静,一只蜡烛,一杯粗茶。细品著书人的曾经的心境,走他们的心路,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为何不是电灯?有电,我们拿起的应该是手机,谁拿书啊。
我第二个读书的阶段是大学。升入大学后,震撼于一座庞大的建筑里面堆满了各种书籍,堪称汪洋,于是一头扎了进去,一读就是两年。多数是文学小说,历史与科技类也有一些,至于专业相关书籍不曾记得了。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手机。
读书为了什么?古人可能是经天纬地、颜如玉还是五斗米,对于我,还真没想过。
读书不必预设是否有用,你不能苛求前人真的把黄金屋纳入书中,何况他们著书时也未必有。我们读书是在体会别人的人生,你非要把书读成自己的人生,那就没意思了。
什么是好书?
你可能说经典名著,要富有正能量。但这是一个不可深究的结论。比如《水浒传》,它完美解释了如何抢劫、下毒、杀人、放火。
我从不给后辈推荐书目,比如我上学时喜欢《平凡的世界》,但我不能让现在的青少年跨越半个世纪去喜欢它。《水浒传》里的民不聊生可以推给统治者腐朽,你怎么解释《平凡的世界》里的苦难?
所以,向孩子推荐上世纪名著的人,脑子都锈逗了。
不可否认,那些都是好书。但那是你的好书,不是现在小孩的好书。
两千多年前,嬴政一把火烧了“百家邪说”,这是古代最为著名的想让你读什么书就只能读什么书,玩的很陋。哪有现在高明,“高考不考这个”,一言以毙之。所以现在最该读书的青少年,很少能读到一些真正的书(不包括课本)。
春秋以前,读书是贵族的事。所以当时读书人都很有身份,后世竞相追逐。
能谈三分钟的读书心得而不自觉尴尬,所以我也是一个读书人的。
现在真正的书被贬为闲书,能读到闲书的人经济条件都很好。一是能买得起书,二是父母不把读书与成绩挂钩。然而,这些读闲书人的成绩都不会太差,而且潜力巨大。
所以读书如粪土,“臭名昭著”,营养自知。
所以我辈读书人要有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金呢?哦,那就折吧,毕竟金子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