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写了一个小男孩廖尼亚(即高尔基)的童年的生活。从一个小孩的角度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沙俄专治下俄国老百姓的困苦的生活现实。
文章最典型的三个角色:外祖母,外祖父,廖尼亚。外祖父是一个严厉,苛刻的人。经常不讲道理就打孩子,非常市侩,是但是俄国小市民阶级的典型代表。外祖母则完全相反,外祖母则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尽管饱受苦难和家暴,仍然积极乐观,和蔼可亲。她的善良,坚强使廖尼沙成为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廖尼沙是故事的主人公,他4岁丧父后,离开母亲住在外祖父家里,见证了一个小市民越过越困苦的经历。每次的经历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变成一个坏孩子。多亏了外祖母的耐心,使他最终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此书从侧面展示了沙俄专治下的俄国小市民阶级的生活风俗,宗教等情况,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困苦不堪。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不仅不用担心生活,而且可以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但是更应该珍惜我嫩这份幸福,珍惜遇见的每一个人,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这也许就是《童年》的作者高尔基先生最希望我们从中体会到的吧。
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