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会因为不能面对自己出现的失误或者失败,而不许孩子生气。他们以为保持父母绝对正确的完美形象是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但造成的事实却恰恰与他们以为的完全相反!
“我不是故意的,我有正当的理由”这的确是事实,但却不能成为有权要求对方不能因自己的损失感到愤怒的理由!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积聚难以排解的愤怒,反倒更加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或者成为平时的老好人,但一发怒就是十级地震。也会让孩子在长大之后不捍卫自己的界线,不敢在他人损伤到自己权益时表达愤怒,因为他人不是故意的。
你有你的无意,有你的正当理由,但他人也有因自己的损失感到愤怒的权利!当然,他人不能因自己的愤怒轻易指责于你,但同样不代表因为你的无意与正当,就能够否定他人表达愤怒的权利!
有人大概要说:那我道歉了呀!重要的不是做法,而是初衷。如若这歉意是在好好反思面对自己的失误之后,并且同时也允许对方表达了愤怒,那没有任何问题!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在诚心道歉,而是利用道歉这种方式避免面对自己的失误也拒绝对方的愤怒。我道歉了,所以你不许再生气了,这件事就了了,我们谁也不要再提,都忘了吧。这样道歉却反倒会导致自己的失误一再发生,因为我已经用“道歉”“解决”了这件事,还需要再去反思这个失误为何出现,如何避免么?他人的不满越积越多,最终彻底破坏掉彼此的关系,也错失了自己从失误中获得学习以及成长的机会!
这也是为何很多时候,对方越道歉,我们越生气的原因,因为你的内在能够感知到对方的道歉并不是在承担自己的错误,而是在否定你生气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