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自诩喜欢读书。
我的阅读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我小时候父亲喜欢看武侠小说,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借来的古龙、梁羽生、金庸的书,拿回家去看。他不看的时候,我就拿来看。武侠小说真是好看啊,太引人入胜了,我废寝忘食,总想一口气读完。从此我爱上了读书。
一直在陆陆续续的读书,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但是一切在生了孩子之后都变了。产后抑郁;为了照顾孩子,日夜操劳,脑细胞碎了一地,除了关注自己和孩子的吃喝拉撒,别的好像也没有什么精力去想了。家庭的变故让我无比悲伤。头痛耳鸣失眠身体的疼痛加上内心的创伤,我竟然没有被打倒,我还活着。慢慢地孩子大了,自己也终于缓解了一些。终于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了。看点书吧。书可是智慧最廉价的来源。
但是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记忆水平实在让人泄气。看完一本书需要太久,最后看完了是看完了,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看了《万万没想到》,看了好几个月才看完,只是记得看的时候里面的内容挺让人想不到的。看完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看了《儿童人格教育》,现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许是这本书看的时候,多巴胺分泌的比较多,看的速度稍微快一点,趁热打铁的看了,所以记住了一点点内容。
而且以前读书也是随性而为,读小说,散文,专 业书,除了专业书,基本是无目的的阅读,大部分是为娱乐消遣的,所以阅读水平也是停留在高中时期。虽然说一直在坚持读书,不过说起来惭愧,其实也没读多少书,看到别人读过那么多书,真是汗颜!
所以,迫切的想改善这种读书速度慢,读完了记不住和读书少的状况。
恰巧看到公众号“选择自己”推出彭小六的微课“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容介绍有如何读书和写作。所以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上了课之后才知道原来读书有这么多讲究呢!
课程上学习了如何快速阅读,如何精读,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如何写作,如何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等。
只是在如何阅读上,我就收获好大。利用快速阅读方法,一个月至少可以读四本书了,简单一些的书,十天能读三本。
我想追随小六的脚步,拜访拜访他的老师,而且也想进行一次关于如何阅读的小型的主题阅读。所以我去读了《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读书这么好的事》,《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了这些书,不仅强化了阅读方法和技巧,训练了阅读速度,而且又获得了自己对于阅读的理解。
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我读书的热情仍然高涨,现在参加了学院的“十个月读书计划”,每周至少读一本需要精读的书。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被人拉着终于从深深的井底跳到了岸上,从以前只能看到井口大的一片天,到现在能看到几乎整片天,视野好开阔,一切那么陌生又那么新奇,吸引着我去探索去学习。
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偶尔也会在圈里发篇小文章。有朋友就回复说我写的真好,希望我坚持写下去。我跃跃欲试,现在不是好多人靠写作挣钱么。能赚钱固然好,不能赚钱培养个爱好不也挺好吗?
但是真的要天天写才发现自己写不出来。写写日记还行,写文章可没那么简单。听了小六的谈写作,才发现是自己的才华还撑不起自己的梦想——平时输入太少了。只有大量的输入才会有流畅而源源不断的的输出。每天都去发现小确幸,记录灵感,收集素材,养成好习惯,坚持写,坚持学习,总有一天会有“爆文”。
原来写作也有这么多讲究呢!
从11月17日在简书上发布了第一篇笔记《这种快速阅读方法,你值得拥有》到12月20日一个月时间写了11篇文章,读了5本书,虽然不多,但我尽了最大努力。我兴奋又焦虑。
“成功的路上不拥挤,因为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我记着这句话,希望自己坚持下去。
“你一定要努力,但不要着急”,我经常要用这句话来说服自己要放松,不能太焦虑。因为我有时候真的好着急!
无论如何,我正走在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感谢“选择自己”,谢谢彭小六。
简书昵称:大写的蜗牛